第五十九章 綠草原的血海(1 / 3)

華興元年,西元一九o五年七月六日。u點【文字:k028

蒙古。巴勒蘇木布爾。

華軍陣地前沿,如同月球表麵,滿是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彈坑。彈坑中的積水渾濁不堪,泛著暗紅,一些重炮炸出來的彈坑裏漂浮著死屍,甚至有些人是被氣浪掀翻到彈坑裏因為裝備太沉而淹死,雙眼泛白,表情痛苦而猙獰。

殘破的鐵絲網東一簇西一簇,到處是燒焦的斷手斷腳,帶血的頭盔,殘破的步槍零件,地雷殘片,未爆炸的速射炮彈和手雷。

密集的步機槍子彈如同颶風一般在戰場上呼嘯而過,各種口徑的榴彈打出一道道火焰和硝煙之牆。橫飛的彈片讓每一個角落都不存在所謂的安全,雙頭鷹徽的戰旗被一次次打倒,炸碎,又一次次地出現,呐喊著向前。

數不清的俄羅斯士兵就在這樣一個充滿了後現代主義色彩的地獄裏,掙紮向前。

蔡鍔的團,防禦正麵達到五公裏,是一片丘陵地帶,構築了複雜精密的防禦體係。

經過多次戰鬥的實踐,蔡鍔現在構築的陣地,是陸大教授過的袋式防禦陣地變種。他沒有把警戒陣地連接成完整的戰壕,而是在每一個連的防禦陣地上,從主陣地的兩側向前方挖掘交通壕,然後再橫向挖掘為警戒陣地,左右兩側的兩個t字型警戒陣地一方麵起到預警作用,另外由於和主陣地相距隻有二百米,能夠受到主陣地的火力支援,主陣地也可以通過交通壕向警戒陣地補充兵力火力和彈藥物資。

當敵軍進攻之時,如果對方集中進攻警戒陣地,由於警戒陣地被敵正麵比較狹窄,敵軍大批兵力密集在狹窄正麵必然遭受沉重打擊,如果不集中兵力,則敵軍的兵力優勢無法發揮。如果敵軍重點進攻中間的主陣地,則左右兩側的警戒陣地以交叉火力對敵軍攻擊序列進行打擊。

陸子熊已經在連火力排做了副排長,親自掌管一挺輕機槍。

此刻,他在東側的警戒陣地上,正對著西麵的俄軍攻擊陣列進行掃射。

俄軍的攻擊,屬於寬正麵,但並不是特別長。這主要是基於對線型防禦陣地的攻擊習慣:以鬆散正麵和淺縱深分散敵軍集火殺傷,達成反複衝擊直到突破的效果。但此刻陸子熊的機槍從斜側麵掃過來,俄軍的寬正麵和淺縱深就變成了標準的窄正麵大縱深,陸子熊的扇麵打過去子彈幾乎是蒙都能蒙到人。

在這等打擊之下,俄軍就如同送上門的菜,幾個扇麵掃完已經死傷差不多了。

另一側的輕機槍很有默契地向另一斜向進行扇麵封鎖,主要打擊俄軍後續梯隊。

陸子熊現在打得得心應手。

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戰鬥下來,他早就是名副其實的戰場老油條,機槍打得又準又刁,就貼著草皮往肉上釘。俄軍步兵按照操典擺出的經典衝鋒陣形,在他側翼機槍火力和擲彈筒的打擊下,變成了飛蛾撲火一般的徒勞。等俄國人的炮火打過來,他早就帶著人躲了防炮洞。

戰鬥就這樣進行著。

蔡鍔在觀察所裏靜靜地觀察態勢。他的寶貝狙擊槍已經給了原來的觀察員小陸。身為團長,自然不可能再跑到前線去打聲打死,擅離指揮崗位,導致的很可能就是整個部隊的混亂。

俄軍對巴勒蘇木布爾的攻擊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困境。

連續的“勝利”,讓俄軍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輕敵。雖然克羅帕特金要求的隻是試探性的攻擊,而非總攻,但心急的俄軍前線指揮官卻采取了冒進策略,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試圖一舉達成突破,搶占首功。這些沙俄體製下的軍事貴族,為了獲取戰功,以贏得爵位和土地,獲得更多特權,發自內心地不太在乎士兵的生命。麵對中**隊的強大火力,高級軍官們依然驅使著部隊進行代價高昂而效果有限的攻擊,而並沒有有效地改變戰術。

雖然俄軍的炮火猛烈,前進的支援火力配置也很不錯,步炮協同已經有了一定水準,但麵對兵力火力都得到了極大加強,又依托堅固防禦陣地的華軍,依然是步履維艱。

華軍此刻采取的戰術,有點像是一戰時期的塹壕戰,就是連綿的塹壕體係,即使敵軍攻破了一層,前進不了多遠,卻絕望地發現敵人已經在又一道防線麵前等著自己。戰爭變成了一場挖壕溝和奪壕溝的比賽,而處於進攻一方的俄軍,在高層軍官的嚴令之下,不得不一再用人肉和鋼鐵去填這些看似永無止境的噩夢一般的塹壕。

而他們側翼迂回的企圖,由於本身騎兵力量之前已經遭受重創,而華軍後退之後,兵力上的劣勢得到了彌補,也可以拉出較為寬大的防禦正麵來對抗俄軍,俄軍的幾次迂回企圖都遭受了挫敗,損失很大。

到了這裏,華軍已經可以得到庫倫這個總後勤基地的良好支援。通過鐵路線,公路,急造道路,利用火車,卡車,製式四輪膠皮馬車,彈藥補給和兵員源源不斷地輸送上去,傷員和打殘的部隊源源不斷地運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