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文化的轉型,終究非一日一時之功。
而這個雄踞東方文明頂點千餘載,一向以“世界中心”自居的老大國家,文化的優越感早已深入骨髓。鴉片戰爭的炮火,固然沉重打擊了民族的自信,但這種優越感的受挫,反而引發了更為猛烈的反彈和抗拒。很多知識分子,麵臨外來文化的強勢,本能地對本國文化進行美化,以抵禦這種“文化侵襲”。[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如果沒有鄭鷹這幾個人橫空出世,又是在安南這樣一個直接遭受了法國入侵,麵臨亡國之禍的“小中華”推行文化改革,恐怕任何文化的進步改良都是一
o三折艱難無比。
即使如此,鄭鷹等人能夠做到的,也不過是強行灌輸了一些東西,用全盤西化的義務教育和精英教育去野蠻摧毀一些東西,從上到下構建一個由新式教育洗腦出來的精英階層。可到了帝國肇建,為了避免國家崇洋媚外之風,強化自尊自信,鄭鷹等人又不得不轉過頭束頂著傳統道德的一些外貌,以“忠勇仁義禮智信”來統一國家的道德規範。
在這個轉型期,現代文化與傳統宗法文化的衝突又被扣上了東西方文化誰壓倒誰的意義。而隨著這一場大勝,傳統文化的衛道士,形形sèsè各行各業在社會大變革中被邊緣化,或者利益受損之人,也就迫不及待地抓住這棵救命稻草,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開始“捍衛文化”。
五天之後,又一顆重磅炸彈出籠。
皇漢喉舌《漢風》報以頭版刊登了章炳麟的大作,題為《漢風起》。
在文章中,章炳麟指出滿清禍亂漢家天下流毒深遠,追思皇明之物華天寶文明禮樂,提出“漢風”即“明風”,實在是關乎華夏興衰的要務。如不能盡去胡風,恢複漢風正統,則國將不國。
章炳麟痛陳國家今日種種“不合禮法傳統”的黑暗現象“全是滿清流毒所致”…而我漢家天下“自古以來就是物阜人豐,文明璀璨,上下敦睦”,正所謂;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si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可自從“胡將胡兵謀亂,大唐遂衰。而後胡人亂華,道統無存,中華遂衰亡也”。而皇明光複華夏,奈何“未能盡戮胡人,導致胡風仍在,尤以北地胡虜為最惡”。明室由盛轉衰…實乃“胡風所致”,“聖學為之所汙”,隻要“誅絕胡人,高豎藩籬,使夷不得入夏…我中華自給自足,當有萬載盛世”。
章炳麟大聲疾呼,為今之計,“舉國當棄夷語,複聖學,於中小學應盡設經學,深研四書五經,以求明人倫…知道德…存法統”,“如此則天下相安…華複根基深固不可動搖”。
章炳麟還熱烈歌頌皇權**,提出“太祖朱諱元璋者光複華夏驅除韃虜恢複漢家天下,堪為明主。而我先帝華夏陛下,光複中華統一疆域,與之差相仿佛。我今上大振皇威,乾綱獨斷,鞭長策而禦宇內,布武於亞歐,西夷來朝,亦千古一帝也”,由此可見,“五百年當有王者興,今聖人出世…乃華夏道統複興之兆”,我輩“不可妄自菲薄,當以忠君愛國為念,讀聖賢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誌,好男人當捐軀於朝堂之上,苟利萬民……………,而聖人出世,自當“首重君臣父子綱常大道,上下敦睦,君愛民,民敬君,臣僚精通經史,道德文章錦繡,各安其位,則國家大治”。
皇漢的另一筆杆姚麟緊跟著發表了《新學論》;“………………現在所謂的新學,實際便是西學。可西學並非我們中國人的學問,隻適合西方。我中華五千載文明燦爛,而西夷昌盛不過兩百載罷了。若非滿清殘虐,我中華早已雄踞文明之頂點,自不待………………我大明法度森嚴,上下和睦,人人淳樸善良,絕無西方殖民掠奪,jiān商欺詐之惡行,而人民生活之富足遠非滿清可比……………君主賢明,士大夫心懷國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且行內閣,實在是世界民主法治之先聲………………我中華製度之先進,文化之優越,遠非西夷可比,不過是滿清夷狄為惡罷了。現在我漢家天子當國,立刻國威大振,可見我漢民族之優越,漢學之優越,實在是天下無可相比的………………故而未來之新學,當棄西學興中學。西方之奇技yin巧,我中華已然盡知,區區幾十年便超乎西人之上,可見其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遠不如我華夏之學博大精深,棄了便棄了,又有何懼………………”
皇漢幹將曹欽熙自然也不會落後,揮毫寫就《三代之治今複見矣》;“………………我夏商周三代,各饗國至八百載以上,試問西夷,可有國祚如此長久的?可見我中華製度之優越,於幾千年前就早已超越西夷。故而我中華之進步改良,當自我華夏曆史去尋,而無須舍近求遠。西夷之孱弱,此戰已盡知,所謂科學民主,不過是學了我華夏的隻言片語,些許皮毛………………《道德經》曾雲,道可道,非常道。西方之聖哲黑格爾氏,無非拾人牙慧………………朱聖人諱熹曾曰迂,理在先,氣在後,君子當格物致知,理者正是後世西方之所謂科學也,乃萬物運轉規律的道理,可見即使是奇技yin巧上麵,我中華也是遠遠超過西方的……………隻要我漢家當國,華複自然興盛,我漢人實乃世間真正文明之民族,最優之民族,亢可比擬之民族,一朝奮起,還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