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鷹擊長空]第八十二章京華煙雲(上)
------------
第八十二章京華煙雲(上)[]
華興三年,北京。e^看
和這個飛速發展中的國家一樣,盛夏的城市,各個部分似乎都升騰著火一般的熱情。
自從華興次年以來,北京城也和其他主要城市一樣,開始了規模龐大的城市基礎設施翻新。電氣化的道路照明體係取代了仿自英國的煤油路燈,每到入夜,複興大道,凱旋mén,各主要商務區,被jing心布置的各sè霓虹燈裝點得如同水晶宮一般。從空中俯瞰而下,整個城市如同燦爛的光海。
原本有些破舊的三合土路,水泥路,磚路,統一改建了瀝青石子路麵,道路被大大拓寬,城市道路係統也得到了升級改造。各家住宅都通了自來水,家用電,裝上了chou水馬桶,煉焦煤氣也得到了更大普及,取代了傳統的蜂窩煤爐灶。
城市布局規劃得到了完善,保護完好的老城區改建繼續保持一貫的謹慎,而新城則大刀闊斧地采取了全新設計。城市的居住與辦公,購物,教育,得到了更加緊密的配合,整個外圍新城發展為了如同棋盤一般的衛星城,自成體係。
盡管很多工程依然在建設之中,趕上起風,城裏更是塵土飛揚,但眼看著這座古城就這樣一步步向著現代文明過渡,舊城的曆史文化與新城的現代工商文明完美結合,北京城的居民依然感受到了一種極大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這就是我們的首都,這就是我們的國家。
國戰結束剛剛兩年,很多東西卻仿佛已經非常久遠。戰時體製下充滿斯巴達軍事sè彩的學校教育已經悄然讓位於戰前的軍國民教育,考卷上也沒了“戰爭應用題”,“戰爭作文”之類殺氣騰騰的內容。大街上幾乎再也見不到慷慨ji昂的愛國演講,大街小巷也沒了為國募捐的義務宣傳隊。走在街頭,軍人們經過之時不再受到民眾的鞠躬致敬與歡呼。每個人又恢複了戰前的狀態,行sè匆匆的依然行sè匆匆,悠閑自在的還是悠閑自在。但每一張麵孔上,卻都流lu出更多的自豪,更多的自信,以及更多的期待。
隨著國家的大裁軍,眾多軍人重新回歸了日常生活,來到自己熟悉或陌生的崗位上,為了每天的油鹽醬醋奔
o勞碌。在公園,在大街小巷,經常會有一些傷殘老兵戴著榮譽勳章,拄著拐杖或推著輪椅,路人無不報以敬意。
戰爭已經結束,軍人們的jing神卻不會死亡。對於這些曾經為國家流了血,負了傷,犧牲了一生正常幸福的老兵們,人們依然是感恩的。
皇帝大婚之後,馬不停蹄地主持了“北京和會”,隨後就帶了一票人馬“度假”去了。
這北京和會,雖然各方並沒有確定明確的裁軍方案,但也算是發表了“聯合公報”,表達了對和平的共同企盼,各國也的確著手製訂削減軍備擴張的方案。
到了這一步,中國國民原本繃著的一根弦也總算鬆懈了下來。
既然都不想打,想必也就不一定打得起來了。
盡管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輕後生和後輩軍人都難免懷念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國戰,恨自己沒有機會上陣,或者沒有撈到足夠的功勳,但大多數國人內心深處,其實還是不想再次卷入這樣危險莫測的戰爭。
這個國家,已經掌握了整個東亞,擴張了一倍的國土,成為世界有數的強國,甚至掌握了歐美強國兩大陣營勝負的關鍵。經濟正在快速起飛,國家各項製度逐步完善,民眾生活大有改觀,文化上也是一派欣欣向榮,有誰有真的希望這一切在大炮轟鳴之中化為一片瓦礫?
看著舒適的住宅,嶄新的汽車,衣櫃裏huā樣繁多的衣物,如huā嬌妻,粉雕yu琢的孩子,職員和市民們不想再打仗;
看著三十來畝地裏綠油油的莊稼,數著手頭攢下來的華元,想著年後蓋幾間大大瓦房,給大兒子娶房媳fu,買匹挽馬,小兒子有出息,已經讀了初中,還不用huā錢,想著日子越過越好,農民們不想再打仗;
看著窗明幾淨的公租房,看著老婆孩子臉上的幸福,工人們不想再打仗;
看著手裏的股票不斷上漲,自己的公司業務越來越紅火,對外出口越來越順利,企業主們不想再打仗。
畢竟,這一仗要打起來可不是踩個把蠻夷小國。報上分析得清楚,一旦開戰,就是全世界都要卷入的生死之戰,勝利的就是世界霸主,失敗的就是萬劫不複!
有幾個人願意在這樣的好日子之下去冒那個風險呢?
明年就是國會改選之年,而這一次的改選,與往年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早在幾個月前,曆經反複辯論,反複修訂,新的《議會選舉法》終於獲得了參眾兩院的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