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1907年(上)(1 / 3)

第一百零三章1907年(上)

1907年注定是一個非同一般的年份。

這一年,中德合資的漢高公司第一次用硼酸鹽和矽酸鹽製備了洗衣粉—威白洗衣粉,並在中德兩國廣泛設廠開始生產。德國的拜耳,中國的聯合化學,滬上家化,津門日化紛紛購買專利使用權,添加其他材料,開發生產自己品牌的洗衣粉。

洗衣粉的上市極大促進了家用洗衣機的旺銷。

早在1900年,中國廣州的藍天實驗室搶先注冊了電動洗衣機的專利,並推出了第一台樣機。但真正推出大批量生產的家用電動洗衣機已經是1906年。

隨著各國經濟的進步,中產階級家庭越來越多,家務電氣化和自動化也逐步開始。

物美價廉的洗衣粉大規模推向市場,配合電動洗衣機,開始啟動了這一場家務勞動方麵的革命浪潮。

獲得專利授權的各家中國家電企業各處奇招,開發出了各式各樣的家用電動洗衣機,並不約而同地搭配洗衣粉進行銷售。借助出口協會體製和專利授權的約定,幾家中國製造商沒有盲目地進行價格戰,而是按照產品分檔,采取了相似的定價水平。

接著是電動吸塵器的家用化。

工業用真空吸塵器早在1896年就已經被中國方麵的金木實驗室注冊了專利。這是一個龐然大物,由氣泵,裝塵鋼罐和過濾器組成,以手推車推動,需要兩個人共同操作。

很快,獲得授權的廠家推出了“洗塵服務”,即組織很多隊伍推著吸塵器沿街叫喊,哪一家要吸塵的,由他們進去服務,一個人負責用氣泵抽氣,另一個人拿著長管子吸灰塵。

隨著電機的進步,吸塵器逐漸開始了小型化,現在已經可以由一個人操作了:盡管依然非常巨大。

麵對歐美市場的吸塵器借助一係列的措施總算勉強可以家用:至少可以適用於那些深宅大院的貴族和商人。

家用吸塵器的推出受到了歡迎。習慣於鋪設地毯,掛毯的歐美紳士家庭,很快就發現吸塵器對於改善室內衛生,預防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各家實驗室還在根據幾大經濟研究所“未來的世紀是中產階級崛起的世紀,是家庭生活電氣化的世紀,是室外活動機械化的世紀”這一判斷,大力研發家用電器產品。

在這一年,中國的聯合化學根據德國拜耳在1872年的試驗發現,也就是“苯酚和甲醛在酸存在下,能形成樹脂狀物質”,結合德國拜耳公司提供的一些試驗資料,經過反複的試驗,終於宣布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材質:塑料。

這種塑料被命名為“酚醛”,聯合化學很快建成了利用煤焦油提煉並合成酚醛的生產線,並開始廣泛應用於電氣行業,成為最廉價的絕緣材料。

酚醛的推出引發了一場工具革命。

原有的木質,鋼製材料,大批量地被低廉方便的酚醛替代。酚醛首先在中國,隨後在德美,最後在整個工業社會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

酚醛塑料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發展。聯合化學在塑料上麵獲利之豐厚,也刺激了一大批工業實驗室和化學公司乃至大學致力於煤基和油基新材料的研發,尤其是所謂“高分子聚合材料”的研發。

在這一年,中華帝國皇室頒發了第一屆“華夏皇帝獎”,也就是1906年度華夏皇帝獎。

華夏皇帝獎下設數學獎,化學獎,物理學獎,社會學獎,經濟學獎,文學獎,美術獎七大獎項,以華興皇帝鄭宇本人捐獻的四千萬華元為本金,以其投資所得為獎金,每年由十五名帝國科學院頂尖專家組成的評審會進行評審並公示,第二年的三月宣布前一年的獲獎名單,每個獎項獎金高達二十萬華元,遠遠超過了瑞典諾貝爾獎十五萬瑞士克朗(相當於六萬華元)的獎金額,且獲獎對象僅限於中國籍,或長期居住於中國的定居者。

這一獎項的推出轟動了世界科學界。

對照著獲獎名單,很多自恃水平更高的學者也開始轉動了念頭。

中國五年發展規劃中的引進海外高端科技教育人才計劃,因此獲得了更加強勁的動力。

這其中,爭議最大,卻也可以說最沒有爭議的獲獎者名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時年二十九歲。

之所以爭議大,是因為他太年輕,而且移民中國隻有六年,並具有以色列和中國的雙重國籍。

之所以最沒有爭議,是因為他1905年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光量子假說,在東西方科學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

在中國,一切的疑問,在中國皇帝公開宣布“我為相對論所傾倒”之後,全都煙消雲散。

很多人都在猜測,按照中國的慣例,這位德國猶太人很可能成為中國科學界最年輕的貴族之一。

果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很快就受封男爵,並被正式評選為帝國大學物理係教授,在中華帝國的科技史上,以受封的年紀可以排入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