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七月的北京,已經開始展示著北方火爐的酷熱。
嶄新的柏油路上,各色汽車穿梭往來,每隔一公裏左右就可以見到公共汽車站,噴吐著黑煙的大型公共客車與有軌車交錯而過。
自行車道上是滾滾的自行車洪流,車鈴聲不斷。
人行道上,穿著各異的市民行色匆匆。
街道旁邊有些地方被緊緊地圈住,地下隱隱傳來鑽機的聲音。
這是北京正在修建的地鐵線路:分段施工,逐步對接。
內城綠樹掩映,隨處可見紅磚綠瓦的古建築,巍峨的城門樓子,古樸的磚城牆,曲徑通幽的園林古宅。
內城外麵的新區,滿是新式的新華風住宅,乃至西洋風格的洋樓,與老北京四合院交相輝映。
白皮膚的遊客們吃著糖葫蘆,喝著豆汁,一邊翻弄著北京市旅遊部門統一印製的多語版北京交通旅遊圖。導遊們說著各國語言,用自豪的語氣宣傳著東方帝國的曆史淵源和物華天寶。
長城,故宮,頤和園,明十三陵,清東陵,各色民俗胡弄,隨處可見興致盎然的歐美遊人。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也是一個不尋常的月份。
一年多以前,中國接替了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陷入財政困難,不得不放棄奧運會主辦權的羅馬,宣布承辦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
這一屆奧運會,原本並不為歐美報界所看好。
首先,在1906年,雅典舉辦了一次所謂的“期間奧運會”,以彌補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歐洲選手大多無法參賽的遺憾。這一次奧運會參加人數眾多,水平也很高,埃及,芬蘭等都是第一次參會。
時隔兩年要在遙遠的東方舉辦一次奧運會,不說水土不服,單說交通,無論是時間還是開銷都令自費或依賴讚助的歐美運動員望而卻步。
其次,這個國家太過神秘,與歐美文明差異太大,而且剛剛和鄰國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爭。長期的黃禍論宣傳,據說讓這個國家對歐美社會始終有著某種警惕。在那裏,真的有奧林匹克的競賽精神存在嗎?
最後,所有人都對中國人舉辦奧運會的組織能力抱有懷疑。1904年的聖路易斯運動會美國人讓參賽者吃盡苦頭,國際奧委會則出盡了洋
中國人呢?聽說他們是精明的商人,這一次奧運會會不會重蹈聖路易斯運動會的覆轍,變成奧運史上的又一個笑料?
北京方麵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奧運會組織委員會,而國會則迅速通過提案,撥付高達三千五百萬華元的特別預算支持北京承辦奧運會,北京地方參政院則批準發行高達六千萬華元的奧運特別債券,用以改善基礎設施和建設體育場館。
當皇帝鄭宇本人捐款一千萬華元用於設立“國家體育發展基金”之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熱潮,這一基金的金額很快就超過了五千萬華元。國家體育發展基金的管理委員會很快宣布,將以此部分資金投資所得出資為報名參加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支付來往旅費,由中國的航運公司承運。
中國各航運公司也推出了奧運會運動隊的特惠團購,頓時引起了歐美方麵的報名熱潮。
以中國最頂尖的公共關係公司牽頭,各公關智囊組成的北京奧運會推廣協會精心策劃,展開了一整套的公共關係宣傳計劃。
很快,中國方麵宣布啟動“火炬接力”,即從雅典的奧林匹亞山上取下象征奧運精神的火種,以接力方式環球傳遞,以弘揚奧運精神。
這一創舉頓時成為歐美報界熱炒的對象。當精神飽滿,體格健壯的中國火炬接力隊員們橫穿整個歐洲大陸的時候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人們紛紛驚奇地注視著這些東方來客,也好奇地注視著這些據說來自雅典諸神居住之地的聖火。
奧運五環和北京標誌的運動裝成為歐美的一道風景線,而運動裝上麵的飛虎標誌,及其生產商“飛虎運動裝集團”,乃至那些精美的“耐力”專用跑鞋也成為了歐美各界口耳相傳的時尚。
為了推升奧運會的熱度,中國各使館也簡化了奧運期間來華的簽證辦理,甚至準許上岸簽證。
中國國內發動了民間智慧,以懸賞方式征集奧運會吉祥物和宣傳口號,最終入選的是以熊貓為基礎形象創造出來的吉祥物“阿寶”,以及後來膾炙人口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wa
ld,aned
幾乎與此同步,中國方麵開始長篇累牘地宣傳大熊貓,並且啟動了“環球巡展”。
這種憨態可掬,相貌很有喜感的可愛動物成為歐美報界的寵兒,而1869年法國傳教士戴維在中國西南的大山中探險,發現大熊貓,一生致力於收集整理中國動植物信息的事跡也被翻了出來,更引發了一股“東方探秘”的熱潮。
1908年10月開始,北京奧組委在歐美各主要報紙上開始刊載奧運會宣傳廣告,印製精美的奧運—北京宣傳手冊,都讓很多歐美有閑階層對這個東方國家產生了興趣。
這個製造出伯爵汽車,生產了漂亮服裝的東方國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所在?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到底是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