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0章 (1)(1 / 1)

西出潼關,在蜿蜒延伸的驛道上奔馳的車馬越來越多。寬闊的驛道中,環繞著數十部曲的一隊馬車正穩步前行。膀大腰圓的大漢們毫不懈怠地守衛著車隊,引得旁邊路過者無不好奇地瞥上一兩眼。相較這些神色嚴峻的莽漢,車隊前頭三匹小步奔跑的駿馬身上的騎手並不那麼引人矚目。

“阿娘,長安很特別麼?比之幽州有何不同?比之建州與益州呢?”著一身石榴紅寬袖翻領袍的小少年忽然問道。他梳著成人似的單髻,眸光流轉,唇紅齒白,顯得俊美非常。

“怎麼說呢?幽州是曆經風霜刀劍的北方軍漢,雄偉壯闊;建州是生在江南鄉野的小娘子,天真溫柔;益州是嫵媚而又爽朗的女郎,時而溫婉如靜姝,時而性烈如火;長安則是淵源千年的世家貴公子,文武皆長,翩翩然而來,氣度無比雍容。”

小少年品味著這幾句話:“所以阿娘才帶著我與阿弟來長安?想讓我們見識何謂泱泱氣概?我其實並不想離開幽州——總覺得沒有比幽州更適合我的地方了,跑起馬來尤其痛快得很,也不會總是下雨。”

“我也不想離開幽州,我前一陣種了好些藥草,不知離開這麼久之後,它們還能不能成活呢。”方才一直沉默的六七歲孩童也低聲道。說到此,他露出了幾絲哀怨:“我說過許多回,能不能遲些日子再單獨走,阿爺阿娘卻偏不答應。”

“怎麼可能答應?”王玫忍俊不禁,“你年紀這麼小,我們怎麼可能放心你一人千裏迢迢從幽州趕回長安?便是帶著信重的部曲,也總有些不安穩之處。更何況,你不似阿實和寶娘,經常在外麵行走。像你這般從未出過遠門的,也不知路上會出什麼事呢。”

崔菀娘亦笑了起來:“阿娘,可不能讓阿弟成了個隻知醫藥之道的小呆子。昔日在幽州時,他怎麼也不願學騎射。這一路行來,坐在馬車裏實在無趣,不也學會騎馬了麼?就該讓他離那些藥草醫書都遠一些才是。”

“阿姊怎麼也不想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崔思鼓起臉頰,哼道,“我喜歡學醫,成天看醫書、擺弄藥草才覺得高興。你喜歡騎射閑逛,便恨不得天天都能狩獵、打馬球。你不許我修習醫術,我便和阿娘說,不讓你騎馬!”

聞言,崔菀娘挑起眉:“喲,你還真是出息了!居然敢威脅我?”

“誰讓阿姊說那種話……”

“我也是為你好。你學醫固然好,但別忘了自己是博陵崔氏子。”

“博陵崔氏子又如何?隻要禮儀風度不逾矩便夠了。連阿爺都不曾說過,博陵崔氏子便須得像他和阿兄那般文武雙全!”

崔菀娘凝眉想了想:“倒也是。連阿爺和阿娘都不著急,我替你擔心什麼?”她微微一歎,瞥了瞥阿弟:“隻是,在幽州時尚沒有多少人閑言碎語。到了長安,眾目睽睽之下,想必說什麼的都有罷。”

崔思抬了抬下頜,很自信地道:“我往後必定會繼承師父的衣缽,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救死扶傷。若是他們認為日後不可能請我問診看病,盡管得罪我便是了。眼下我可不能斷定,自己長大之後,必定會成為那種毫不計較、胸懷廣闊的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