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遲一貫冷靜淡然,但這次也不免露出了驚愕的表情:“父親?這、這萬萬不可!”
“喔?有何不可啊?”看到莫遲第一次露出一絲慌張,李世民的笑意反而更深。顯然,對於能讓平素淡定的莫遲露出這種表情,李世民的心裏有一絲小小的得意。
“兒媳年幼無知,哪裏能夠教導弟弟們?”莫遲平靜了一下心情,推辭道。“且如此一來,難免為父親招來大臣非議,實在非我所願。”
“朕叫你來宮中教導皇子,自然是你有這能力。”聽了莫遲這話,李世民略收斂了笑意,而是認真道:“莫遲,朕來問你,你如今的身體如何?可有按時服藥?”
“勞父親掛心了,如今雖然有些虛弱,卻已經不大要緊了。”莫遲答道。“葉太醫囑咐兒媳多多休息,說是情緒緊張過勞所致,要好好服藥調養。”
對莫遲的回答,李世民毫不意外的點了點頭。“果然如此,恪兒當真瞞住了你。”最後這幾個字,聲音卻是極低,近乎自言自語了。
“嗯?父親這是從何說起……”莫遲故作疑惑道。李世民卻不再說下去,而是淡淡吩咐宮人道:“去將皇兒們叫來。”須臾,李貞、李治、李慎、李福、李明五位皇子在宮人引導下來到殿中,向李世民行禮。在這五人中,李貞最大,十二歲,李治十一歲,李慎十歲,那日婚禮時,這三個孩子都曾親來參加,而李福和李明則是同為四歲,因年紀幼小,沒有出宮參加李恪與莫遲的婚禮,莫遲這是第一次見到。
“來,皇兒們,快來行禮。”
其實五個男孩早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莫遲,李福和李明也就罷了,李貞、李治和李慎都是見過莫遲的,看到她在場,不免有些意外,但是皇帝父親發話,幾個孩子也就老老實實的一齊朝著莫遲見禮。“見過三嫂。”“錯了,錯了。”李世民擺手道:“朕今日叫你們來見莫遲,是叫你們拜師來的!快快行拜師禮。”“拜師?”李貞表情古怪的看向莫遲。他對這個三嫂的印象其實很深,婚禮上這個漂亮得驚人的女子,在麵對大家的戲弄時含羞帶怯強作鎮靜的樣子,實在是情竇初開的男孩子心中不能忘懷的美好記憶。他不否認自己很憧憬將來能擁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妻子,但她又有什麼資格做自己的老師呢?而李治作為中宮嫡子,則比李貞的情報靈通得多。莫遲那日在殿中暢談國策引得他舅舅長孫無忌強闖兩儀殿的事情,雖然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雙重威力下並未傳揚開,可他是知道的。聽說那日,李恪帶莫遲離開之後,李世民就和長孫無忌討論了莫遲留下的政見。就連長孫無忌,也對莫遲提出的三點國策沒有二話,可見李世民希望兒子們拜師的事情,倒也不是事出無因。李慎則沒有兩個哥哥這麼多想法,老老實實的向莫遲行禮。一旁年紀幼小的李福和李明見了哥哥的做法,立刻有樣學樣,拜了下去。李治遲疑了一下,也彎下了腰。這種情形下,李貞雖然不情不願,也不好再堅持。莫遲看著五人對自己行禮,無可奈何的看向李世民,希望他能出言解圍,誰知李世民反倒哈哈笑道:“兒媳還不快快收下這五個弟子,莫不是朕的兒子,還不配做你的學生不成?”“父親說哪裏話,諸位弟弟快快請起。”莫遲苦笑著將五人虛扶起來,暗歎自己這次算是騎虎難下,想拒絕也不行了。“反正恪兒已經回封地去了,你身體不好,不能同行,不如就住在宮裏。”李世民見到莫遲已經無法拒絕,這才道:“朕叫人為你準備了宮殿,就在這儀秋宮後的凝雲閣,儀秋宮是朕這些皇兒日常學習之所,正好方便你教導他們。”
“多謝父親,莫遲必定盡心竭力,不叫父親失望。”見事已至此,莫遲也隻好跪倒謝恩,心中的疑惑卻並沒因此減少。李世民故意安排自己教導諸位皇子,又將自己留在凝雲閣,這其中似乎有些深意。隻是剛剛他輕描淡寫的的帶過,不肯說明就是了。李世民安排好了莫遲的事情,心頭這才鬆了口氣。他本想對莫遲說出他的真正目的,卻還是在最後關頭把話咽了回去。李恪既然有心隱瞞此事,想必自有他的考量,自己又何必胡亂多嘴呢?其實,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安排,全是因為擔心莫遲的安危。早在他聽說吳王妃突然病倒的時候,他就已經隱約有了猜測,做出了一些安排。等到葉芝去吳王府為莫遲診斷歸來,確定她是中了毒之後,李世民就更能確定他的猜測。他畢竟是個皇帝,隻要他想知道,宮中的大小事情,對他來說並沒有真正的秘密。所以,楊晏筠對莫遲的計劃,也不可避免的被李世民知悉。對於楊晏筠的惡毒計劃,李世民的心情也非常的複雜。他知道楊晏筠對莫遲的敵視,完全源自兩儀殿中莫遲陳述政見的事情。多年夫妻,就如同楊晏筠對李世民的許多想法非常了解一樣,李世民又何嚐不明白她的心思?楊晏筠多次明示暗示自己希望兩個兒子愚鈍頑劣遠離政治的想法,如今出現一個如此深諳治國之道的兒媳,她當然無法接受。隻是李世民沒有想到,自己拒絕了她那留下莫遲的提議,卻叫她做出了更極端的事情來。叫李世民欣慰的,是李恪在處理這件事上的時候頗識大體,他最終選擇了獨自離開,對莫遲隱瞞了事情的真相,對楊妃做出了讓步。雖然李世民沒有向李恪求證過,但是看李恪的反應,很容易就能想到,他是知道母親對莫遲做了什麼事,才選擇丟下新婚不久的王妃,獨自返回安州的。以葉芝和李恪的交情,對莫遲隱瞞她生病原委非常簡單,李世民自己也試著問了問,確信這一切內情,莫遲都茫然不知。如此一來,更堅定了他的想法:他要在楊晏筠再次對心生惡念之前安置好莫遲,隻要莫遲住進了凝雲閣,就不怕她再遇到什麼危險。至於楊晏筠的事情要如何處理,就和小輩們無關了……想到這裏,李世民眯起了一雙銳利的鷹目。可惜,這位睿智過人的皇帝、難得心思柔軟的為兒女考量,卻怎麼也想不到,他所以為的“真相”,其實正是他想要置於羽翼下保護的兒媳所布下的一個給他看的局。比起莫遲那邊安然度過危機,李恪這邊就沒這麼輕鬆了。他一離開長安,就打算星夜兼程,拚命趕路,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安州。因他之前一度被撤職,以至於安州官場上這個新年人心浮動,他非得盡快回去掌握局麵不可。李恪這個安州都督官複原職,權萬紀、令狐平、崔執及唐觀這些府中幕僚,自然也要跟著李恪一起趕回安州。令狐平三人早在長安就因莫遲的事情而有所預感,如今李恪果然複職,他們三個也鬆了口氣,雖然三人都是文弱書生,騎術實在不佳,此時也配合李恪拚命趕路,希望能夠在安州做出一些成績來。但是李恪的恩師權萬紀畢竟上了些年紀,精力和體力都同年輕人不能相比,經不起這般車馬勞頓,他自從上次和李恪談話之後,本就已經失望透頂,加上李世民一度因李恪的不成器而遷怒於他,更讓這位忠直的長史心寒不已。這次李恪考慮到他的身體,特意放慢了行進的速度,還時常來探視他的情況,這份關心與體貼,終於叫權萬紀心裏有了一絲暖意。可是經過這次風波之後,權萬紀顯得謹慎了許多,就是李恪這樣主動找他討論回安州之後的事情,他也顯得有些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