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訕訕的笑了笑,隻說:“朕隻是擔心有人沆瀣一氣,暫且將他們與外界隔離開來。當然,也如你們所說,如果他們是冤枉的,眼下人在裏麵,外麵再發生的事情,他們也可以撇清楚關係嗎,是不是?”
小皇帝說完,武將們卻並不信服,待要說什麼,就聽殿外突然響起了沉悶的鼓聲。
是登聞鼓。
北越開國之初,太祖皇帝便設下登聞鼓,不論尊卑貴賤,隻要有天大的冤屈,無處可伸冤,都可以前來敲響。
鼓聲響,天子見。
百官管不了的事情,天子親自做主。
但條件也極其苛刻,因擔心百姓們胡來,故而想要麵聖,需得過釘板,受刑杖,九死一生下,一步一跪,才可得見天聽。
此後無論何事,但凡查證屬實,不論王公貴族,絕不姑息。
北越開國二百多年,到現在,登聞鼓也不過響了三次。
而今日這次,是第四次,也是百餘年來頭一遭。
小皇帝起初都沒有反應過來,等到意識到是哪裏傳來的聲音,他臉色都變了。
那鼓聲一聲接一聲,如疾風驟雨一般,從遠處傳來,也讓朝臣們齊齊往外看去。
從這裏自然是看不見的,但鼓聲傳的遠,清晰的飄過來。
與此同時,禦林軍統領急匆匆的進殿,行禮:“皇上,有
一女子敲擊登聞鼓,要麵聖,訴冤陳情!”
小皇帝的第一反應就是:“女子體弱,刑杖定然抗不過,你可勸她回去了麼?”
若不是逼到走投無路,必然不會敲擊登聞鼓的,但小皇帝眼下還在為安國公府的事情焦頭爛額,實在不想給自己再找麻煩。
他說這話的時候,又跟禦林軍統領道:“你去好生詢問一番,若冤屈屬實,可將人帶到府衙,著他們務必好生查證,為她主持公道。”
這話很像是一個仁君。
但那統領搖了搖頭,話說的有些艱澀:“皇上,這個案子,需得您親自來。”
他給小皇帝磕了個頭,麵上帶著不忍:“此女子乃是安國公府嫡女喬璃月,現下已滾過釘板,在受刑杖,她說——”
“臣女今日敲登聞鼓,為我安國公府上下洗刷冤屈,為邊關三千戰死將士陳情,求皇上主持公道!”
聲音泣血,令人不忍聽。
而禦林軍統領的轉述,也讓小皇帝的表情瞬間難看了下去。
“你說,是誰?”
喬家嫡女喬璃月?
他從記憶裏巴拉了一瞬,倒是很快把人對上了號。
無他,上次中秋宴上,喬璃月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不止是那一張出色的臉,還有溫柔的性格。
夫君與他人珠胎暗結,她竟能大度到當場請求賜婚。
這樣體麵溫柔的女子,竟然會來敲登聞鼓?
小皇帝震驚的同時,又覺得臉上掛不住。
“安國公府的案子,這不是正在討論
麼,她這是想來威脅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