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史前及夏商周等曆史梳理(1 / 3)

很多讀者可能要發出這樣的提問,喂!老兄!你說夠了嗎?你不能因為一個大冰河期、一個小冰期、一個三星堆,就這樣推測世界曆史和東亞曆史吧?按照你的說法,西方文明不如東方文明悠久和優秀?......。

當然,肯定還有比這些問題更加難聽的問題。為了讓更多讀者能夠順利閱讀本文,我們有必要先回答這些問題,以消除部分困惑。由於近兩百多年來西方控製了這個世界文化和教育的話語權和操控權,因此東西方主流社會都認為,埃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隨後西方文明通過中東、西域等地區影響東亞地區,並形成黃河流域文明即華夏文明。同時,西方人認為西方世界的白種人比東方世界的黃種人更優秀。而支撐這個觀點的強大曆史證據是西方創造了金字塔、神廟等偉大建築和燦爛文化,但是東亞地區沒有這樣的建築和文化。

其實,我們已經從超智人創造論、冰河期東南亞人類文明中心論、冰河期變暖期人類大遷徙等闡述了東亞大陸比歐洲大陸更早形成文明,因此東亞文明比西方文明發展曆史更加悠久,更加係統和完備。

最近的重大曆史發現,也證明了我們上述觀點,近期考古發現了印尼爪哇島巴東山金字塔,該金字塔高136米,在建造方式和規模上與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轍,根據該金字塔表麵石材腐

蝕和風化程度,科學家認為該金字塔比埃及金字塔早建了至少1萬年,這說明東南亞古文化圈比地中海文化圈曆史更加悠久。在不考慮超智人對人類影響的情況下,在冰河期地中海地區和歐洲地區屬於非常寒冷和幹旱的寒帶地區,這些地區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在冰河期這些地區幾乎都是無人區。冰河期變暖,人類大遷徙之後,中海地區和歐洲地區才開始有較為頻繁的人類活動。

近期西方考古界在波蘭、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區發現7000多年以前人類遺址,有古人居住過的洞穴、地道和地下城市,發現大量墓葬和地道裏整齊堆放的骸骨,根據科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測定和研究,這些墓葬和喪葬方式類似於薩滿教的典型葬法,還有東南亞盛行的二次葬,這些骸骨基本上都屬於黃種人的骸骨。這些地道和地下城的建造方式,與中國中原地區、陝西地區的窯洞村寨、大規模地道和地下城市的修建方式一模一樣,因此人類學家認為歐洲地區出現的黃種人文化遺址,是從東亞黃河流域地區遷徙到歐洲的定居的黃種人民族留下的,由於當時歐洲仍然非常寒冷和幹旱,因此他們隻能挖掘窯洞、地道和地下城居住。

同時,人類學家認為新疆地區坎兒井等地下建築也是這群向西遷徙的黃種人修建的。這些曆史發現和科學研究表明,黃種

人是歐洲大陸早期居民,黃種人與歐洲大陸更早的居民融合成了現代的歐洲人即歐洲白種人,世界上不存在純種的白人,因此種族優越論是一個偽命題,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優越不優越還要靠智慧和拚搏,想成為贏家隻能靠實力打敗對手,在人類之間殘酷競爭中,人類的基因、相貌和本能不可能起決定作用。

言歸正傳,人類曆史給我們的基本常識是:自私自利可以讓一個人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可以讓一個小家庭獲得溫飽,可以求得一時平安。但是,隻有大公無私的聖人品行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隻有超越個體的利益,脫離狹隘思維和自然束縛,具有大愛的無私者,才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強大動力。那些隻會抱著自私自利不放,思維狹隘,在自然力量麵前瑟瑟發抖的人群和民族,他們必然被無情淘汰,消失在人類曆史的長河裏。

感謝命運,經曆小冰河期的社會動蕩之後,上天讓中華民族早早擺脫了自私自利的邪惡陷阱,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入了無私、豁達和博愛的自由世界。

按照中國傳統曆史觀念,中國曆史從“三皇五帝”開始,三皇至少有兩個典型版本,第一版,認為三皇是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第二版認為三皇是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出自《莊子》、《

綱鑒易知錄》。

三皇時代是為了解釋人類生命及文明起源問題,東亞古人在人類遠古曆史記憶的基礎上編造的曆史時代。東亞古人認為,人類被母神女媧創造出來,人類被創造後,人類馬上進入意識和思想尚未發育健全的混沌時代。

隨後,人類父神伏羲對人類進行思想啟蒙教育,他教會人類認識自我、環境和世界的基本方法,並且開創《易經》學說,教導人類“陰陽聚合生萬物”的理論。《易經》的基本理論是“天地本虛無,幽玄微妙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萬物”,也就是說宇宙萬物本來虛無,但是在冥冥幽暗中深藏萌發滋生的太極。太極即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生成兩儀即陰陽,陰陽是兩種構成事物的最基本的因子。兩儀生成四象,即陰陽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演變出四種事物存在的大環境和條件。四象生八卦,即四象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演變出八種事物的基本類型。八卦衍萬物,即通過八卦不斷聚合和疊加生成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在伏羲之後,很多學問大家在八卦的基礎上,演變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萬事萬物的六十四種基本因果演變模式。伏羲創立陰陽理論,成為中國哲學、預測學、策略學、兵法、管理學、社會學,以及數學、物理學、化學、醫學等學科的理論基礎。

神農氏

是教導人類發展農業及醫學的祖師,他幫助人類認識動植物資源,解決了人類吃飯及健康等問題。

有巢氏是教導人類選擇居住地,建造住房和村落的祖師,他教會人類選擇生存及發展基地,建造住房和村落,教導人類組建和管理家庭、村莊、部落和氏族社會的基本方法。

燧人氏是教導人類如何使用火的祖師,並將製造燃料、生火、保留火種、建造火爐、製作熟食、燒製陶瓷、冶煉金屬、火工製造等技術傳授給人類。

當然,人類祖師肯定不止三位,他們肯定很多,否則人類的意識、知識、思想、智慧、技能等方麵不可能如此完備和高明。

人類經過祖師們教導和開化之後,進入五帝時代,五帝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等華夏族的人文始祖,華夏族是三皇的嫡係後裔,因此伏羲是華夏族的父神,女媧是華夏族的母神。這樣華夏族的前生今生就交代清楚了,當然寫這些曆史的大家們,他們不是為了讓讀者清楚曆史的真相和真理才書寫曆史,他們隻為朝廷為自己的飯碗和榮華富貴而寫。

按照本文的分析和結論,夏朝應該從黃帝稱帝時開始算起,但是有曆代史學家不想讓後人過於關注黃帝的曆史,因此他們將華夏族的“五帝”時代歸入一個意識混沌、文明初開、具有神話色彩的時代,而將以黃帝異姓的華夏族帝王,視為開朝

帝王即夏、商、周等朝代。

由於,華夏族離開陝北地區進入四川地區剛剛立足時,正是小冰河期最寒冷和幹旱的時期,北方的氣候環境仍然非常惡劣。因此,華夏族及其帝王和朝廷仍然在四川地區生息和發展。

黃帝之後的顓頊、帝嚳等兩位帝王的工作主要是安撫民眾、發展生產、繁榮商貿、鞏固國防等。

也許到了帝堯時代,小冰河期才是開始結束,地球氣候開始變暖、濕潤和多雨,此時應該是距今4100年左右。因為氣候及環境的改善,極大地促進農業及畜牧業的發展,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因此帝堯派出多路先遣軍和墾荒團,向北到“幽都”定居;向南到“南交”定居;向西到“西土昧穀”定居;向東到“日出”之地定居。同時,加強國家本土的治理及生產發展。

為了完成國家本土的治理及生產發展。帝堯派遣族親重臣鯀,去治理國土水患,並教化國民發展農業生產。但是直到帝堯去世,帝舜當朝,鯀也沒能將國家的水患治理好,更不用說發展生產了。因為鯀無能,耽誤國家大事,帝舜將鯀治罪殺死。然後,帝舜朝廷舉薦和任命鯀的嫡子禹即大禹,去完成他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治理水患,發展農業生產,當然防禦外族入侵,拓展疆域也是大禹的任務。

在《史記.夏本紀》中,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區是黃河中下

遊的華北平原等中原地區,包括今河北、河南、山東和江蘇等地區,而且大禹的治水足跡涉及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以南直到中國南海的廣袤地區,大禹劃定中國大州及地理疆域的第一人。在那個人口稀少,技術能力和裝備極其低下的條件下,大禹要帶領一群衣不蔽體、赤手空拳的古人,治理如此廣袤無垠、滔滔洪水的沼澤荒蕪之地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此,隻有回到華夏族那個時候的生存和發展的處境四川及其周邊地區,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曆史。在大禹走馬上任的時候,經過黃帝、顓頊、帝嚳、帝堯等四代帝王治理,四川地區已經成為華夏族的立國基礎,而且華夏族的人口獲得了爆炸式增長,人口分流成為華夏朝廷減輕壓力和減少社會矛盾的主要措施,因此大禹成為帶領一部分華夏族去四川之外的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