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漢亡,掀起一股稱帝熱潮(1 / 2)

卻說徐州戰事,陳登使詐降計,引誘袁紹進入徐州城中,袁紹正處於怒火當中,不聽郭圖勸解,執意率軍進城。

劉備陶商率兵在城中設伏,殺得袁紹大軍大敗而逃,袁紹身負重傷,回營不久便不治身亡了。

袁紹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三兄弟為了最快回到青州掌控大局,皆紛紛率兵撤退,徐州之圍遂解。

陶謙感念劉備救助之恩,執意將徐州相讓,劉備百般推辭,最後雙方達成一致,結為盟友,互相照應。

初平五年十月,劉備率軍回到豫州,與此同時曹操令夏侯淵掛帥,率領五萬兵馬進攻青州。

袁家三兄弟互相掣肘,最終被夏侯淵逐個擊破,於初平五年冬收複青州,至此袁紹創立的基業毀於一旦。

同年年底,長安董卓罕見的出現在朝堂上,李儒出列奏道“陛下,今天下紛爭,諸侯並起,大漢能有今日之光景,也是全憑涼公獨立支撐,然天下百姓生靈塗炭,早已盼望天下一統。

為蒼生黎民計,陛下當效仿堯舜之德,禪位給涼公,以便於涼公正名以平天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半數以上的人皆是出列讚同,隨聲附和,剩餘人等或是低頭不語,或是唉聲歎氣,卻無一人敢站出來反對。

隻因今日突然出現在朝堂上的,除了董卓這個涼公之外,還有從來沒有上過朝的呂布,自從征討西川歸來之後,雖然未能建功,但是依舊被董卓逼著天子冊封呂布為大將軍。

且董卓生性殘暴,曾數次在議事中指使呂布當堂殺了反對他們的大臣,故而今日無人敢做回應。

天子劉協見狀,兩行清淚流了下來,悲痛道“滿朝文武,皆是漢臣,竟無一人反對麼?”

言罷,劉協起身,將皇冠取下置於桌案,沉聲道“傳朕旨意,涼公德威廣著,名傳天下,朕自愧弗如,今日退位讓賢,請涼公登基稱帝。”

董卓聞言,哈哈哈大笑,一旁李儒見狀,急忙使眼色阻止,董卓方才止笑,嚴肅道“陛下不可,臣萬萬不敢。”

言罷,董卓拂袖而去。

此等情景,劉協的心情卻並未有任何轉變,階下李儒出言道“陛下,涼公賢德,陛下明日可再相讓。”

緊接著文武齊聲附和,劉協見狀,冷聲道“朕……知道了!”

言罷,劉協拂袖而去。

次日上朝,董卓依舊帶著呂布出現在朝堂上,劉協再次提出退位讓賢,董卓依舊回絕。

第三日,董卓沒有去上朝,劉協在李儒等人的脅迫下親自來到涼公府請董卓登基,董卓方才答應。

次年正月初一,董卓在長安登基稱帝,封李儒為丞相,呂布為大司馬,封劉協為安慶侯,其餘文武皆有封賞。

董卓改國號為涼,改年號為興啟,這一年為興啟元年。

漢朝三百年基業,至此終止,當這一消息傳檄各處後,各路諸侯表現不一,曹操得到消息後悲痛不已,獨自在房中待了一天。

次日,麾下文武齊齊建議曹操自立,登基稱帝,與董卓一較高下,為大漢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