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蘇安百般推卻,兩天後的早上還是叫周鴻鳴派來的幾個人給連拉帶哄地給帶走了。蘇王氏和蕭老太之前沒聽說過這事,也隻得急急幫忙準備了行李銀兩又急忙備了些幹糧才送了幾個人出門。
“你也別擔心了,這有人跟著一起去路上也有個照應!”蕭老太見蘇王氏送丈夫出門後有些愣神,急忙安慰她。
“三姑奶奶說的是!”蘇王氏還是有些憂慮,望著遠去的牛車悠悠道:“隻是不知道當家的什麼時候能辦好回來。”
蕭老太畢竟比她多活了大半輩子大約知道蘇王氏在想什麼,可這樣的事雖是親戚,但也隻是親戚,不好明說。隻好從旁的勸著:“你多心了,肯定是辦完事了就回來了。又這麼多人一起……”本來想說人多路上安全的,但出門是大事,有口忌,隻好笑說:“你那妹夫本事,既然他叫了人跟去幫忙,肯定都是能幹人,肯定能快點叫你當家的辦完事回來!隻是,人家千裏迢迢地幫你們辦好事了,你可不能舍不得銀子不叫人吃一頓酒菜哦!”
蘇王氏見蕭老太後麵這句故意說得促狹不由笑出聲來:“這是自然,我們家雖窮,一頓飯前還是出得起的。”
蕭老太見蘇王氏開懷了,又逗她笑鬧一陣,兩人相攜回屋……
周鴻鳴派人跟著蘇安回鄉下處理財產的事蘇萍是不知道的,蘇家是瞞著她家裏的事,好叫她安心出嫁;再者,這些事是靠著蘇萍出嫁了,靠著這新出爐的能幹妹夫才辦好的,對著她也覺得有點對不起她,所以能不說就不說。周鴻鳴是覺得沒必要說,這雖然算是家事,蘇萍既是嫁給他了,他幫著自己嶽家是自己願意,那是他的親戚,不能叫人小瞧了;再者,女人嫁了人就不該對娘家的事指手畫腳或者拿夫家的貼補娘家,他願意是一回事,被人挾著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兩邊在蘇萍麵前都不提這事,她自然也就不知道。除了回門那天,每日都在家裏打理家務事,或發呆。當然,這也是周鴻鳴勒令蘇萍不能出門的原因。
除此之外,生活都還好。每日裏隻需打掃院子,料理三餐;周鴻鳴更是早早的出門,到了晚間才或早或晚的回來。蘇萍中午隨便對付著,就無所事事了。這三進院子雖大,卻是一般人家的三進院,大也大不到那去,蘇萍是做慣家事的,前前後後地仔細打掃就是故意慢些一個上午也就做完了,更何況,除了常用的幾間屋子,其他的都鎖著門可以不用管他,蘇萍無聊的時候才去掃掃。
蘇萍無事在家發呆的時候感歎,這大約就是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姐們過的日子吧!想想又笑自己,自己一個村姑怎麼學起那些小姐樣了,姑婆又不是沒說過那些大家小姐是啥樣的,自己怎麼裝也裝不來的吧。
隻是,蘇萍看看這大房子不由歎息,這樣富貴的日子自己是怎麼想也想不到的吧。蘇萍在“病”以前雖然從未想過嫁人的問題,但捫心自問,就是現在想來,也不過是嫁到一個老實的農家,每日裏伺候一家大小穿衣吃飯,忙了家事忙農活。哪像現在,隻要打掃屋子做飯就清閑了;住的不是鄉下那種土房子,屋子裏寬敞透亮,家具還雕了花呢,就是不雕花的,也都打磨好上了好顏色的漆;就是院子裏的地上都鋪著石板。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如今蘇萍嫁了人,不但餓不著她,家裏每天就沒斷過肉;過的比從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但蘇萍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的就這樣過下去。
蕭老太跟蘇萍講過;周鴻鳴富貴,這樣急急念念地把她娶回去,肯定不會虧待她。女人伺候好丈夫是應當應分的,可不能單單這樣,什麼事都替他做了,叫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不是媳婦做的事,這是奶婆子!夫妻一體,家務事、言語間要有來有往,這才是夫妻!不然日子久了,就那你當下人一般呼來喝去的……
現在想來,蘇萍越發覺得蕭老太的話是對的。周鴻鳴雖然對她不錯,但是並不信她,不讓她出門就是證明之一!哪有成了親的媳婦不讓出門的?大戶人家還好說,可他們家沒請下人,作為主婦,她得買菜做飯吧。周鴻鳴自打成親第二天就將家裏所以的房門鑰匙交給她,除了前後大門的鑰匙。每隔幾日就親自買回能吃好些天的吃食,從來就沒有叫她出門準備三餐的想法……
就這樣的不信任,不說蘇萍有些旁的想法,就是沒有,這也不叫夫妻啊。
這些天,蘇萍慢慢小心翼翼地摸清他的脾氣,屋前屋後的忙著,慢慢地有了些計較。
晚上,周鴻鳴又回來得挺晚,但是無論早晚,一回到家裏就有熱騰騰地飯菜吃,現在周鴻鳴對這樁婚事倒是漸漸地不抵觸了。這才像個家,每日都有幹淨的衣服換洗,被褥都曬得暖洋洋軟乎乎的,家裏邊也收拾得幹幹淨淨纖塵不染。哪像他以前啊,才叫人收拾個幾天家裏就亂糟糟的,幾天沒回來,床上全是灰塵。後來他嫌麻煩,鋪的蓋的幾個月一換,舊的就扔了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