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早飯之後,姿蘭坐在顧家的院子裏的小板凳上,手裏拿著一個鄭娘子已經描好花樣的繡花繃子,正在暗自琢磨,怎麼樣提示鄭娘子,讓那上麵那花樣子顯得更活泛一些?
這五年來,鄭娘子一直都做一些刺繡的活計,以此來貼補顧家老兩口的家用。
顧老伯被東家炒了魷魚之後,金老漢瞅著這空擋子,也曾送了好多的接濟品過來。
起初的時候,鄭娘子磨不開就收了幾回,但是,她一向都是一個好強不願意欠人情的性子,後來也就一直婉言謝絕了。
金老漢倒也沒有強求,隻是想著法子給顧老伯原本的東家遞了話過去,給求了一個人情下來。
既然是金老漢開了口了,那東家土財主也不能不給這個麵子,沒有多久,便又用了顧老伯,給他在田邊搭了一個草棚子,專司那看田趕鼠驅蟲的活計。
不僅如此,金老漢還出麵給顧寶順和顧寶祥這兩個小子請了一個私塾先生,到他們家來坐館。
顧守業和金氏娘子還特意過來找鄭娘子商量,願意把達誠也一起帶上。
對於這個,鄭娘子當然是歡喜的,便和他們兩夫妻一起湊了執奉的錢,把達誠就給送過去了。
出了月子,養了一些日子之後,鄭娘子見手頭帶著的錢兩已經不多了,便想出了靠自己的刺繡手藝掙些散錢貼補貼補的法子。
鄭娘子的刺繡確實很不錯,針腳細密圓潤,看著很是舒服。
隻是,姿蘭一直都覺得,鄭娘子所描的花樣子不盡如人意,這直接致使她的刺繡作品賣不出好的價錢。
姿蘭雖說不懂刺繡的針法,但是,她是繪畫和書法方麵的行家。
前一世的姿蘭,由於身體一直不好,經常會高燒生病,所以,很多時間都是呆在家裏養病度日的。
父母和妹妹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忙,姿蘭一個人留守在家,她對別的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她卻是很喜歡看書、習字、畫畫的。
姿蘭不僅自己經常練習琢磨,而且,還找來了許多大家的作品進行揣摩比對。
再加上,研究文學的父親和研習書畫的母親,經常抽空在一邊講解指導。
因此上,姿蘭對書法和繪畫方麵的見地是頗有心得的。
而且,姿蘭的書法和繪畫學習從來就不僅僅是局限於某一個單獨的領域,她對文史哲學等書籍,也相當的熱衷於品讀。
這樣,姿蘭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僅是繪畫,就是書法也小有成就,習得了自己獨具一格的園文體。
也就是因為如此,姿蘭的母親才和她的舅舅一起,商量著給她辦一個個人書畫展的。
可是,姿蘭雖說在這方麵很是擅長,穿越過來以後,卻有些犯了難。
這其一,是因為她年紀太小,腕力指力都不夠,這一方麵需要加緊練習。
這其二,是因為她必須要把自己的鋒芒給藏起來,不讓人對她產生懷疑。
這樣一來,對於鄭娘子的刺繡作品,姿蘭就隻能在一旁悄悄的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