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潘崇後,楚王侶把鬥琪的情報給潘崇看。潘崇看了後說道:“好一個趙盾。他已經知道了鬥琪大軍的位置,而且做出了這麼果斷的決定。”
楚王侶歎了一口氣說道:“沒有想到呀,還是讓晉軍溜了。”
潘崇說道:“不……”
楚王侶好奇地問道:“怎麼了?”
潘崇說道:“如果按鬥琪將軍的計劃行事,我們就可以留下晉軍所有的戰車和弓兵。這一戰晉軍就會失去所有的輜重和物質。我們的戰略目標也就實現了。”
楚王侶問道:“我軍作何安排?”
潘崇說道:“馬上命令部隊:兩翼預備軍團馬上殺入晉軍,支援鬥琪軍團。主軍乘晉軍後撤之機,由戰車帶領諸軍向晉國軍營發起攻擊輕騎兵在兩翼掩護戰車。接近晉軍軍營後,戰車構成防衛。弓箭兵多備火箭,以火箭攻擊晉軍軍營。隻要晉軍失去了物資他們就不得不撤回晉國。我們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楚王侶一聽高興地說道:“好。來人呀……”一條條命令下達下去。
楚國的軍隊開始對晉軍發起攻擊。晉軍兩翼的預備軍團在遇到鬥琪軍的圍攻之後,輕騎軍團回援受困的戰車軍團。與鬥琪軍發生了遭遇戰。被困的戰車軍團拚命地突圍。二十萬軍隊戰車萬乘,最後突出去的隻有四千多乘。而且弓兵的盾兵死傷兩萬多。所有戰略物質全部丟棄。
晉軍的主軍軍團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但三萬乘戰車也損失了兩千多。弓兵損失了五千多。戰略物資損失大半。
晉軍元氣大傷,無法再組織進攻。最後不得不退回晉國。不過還是按已定的計劃,撤出了戰場。物資損失很大,但人員傷亡隻有三萬多人。與準備放棄兩個預備軍團來比,這個結果還是很理想。韓厥在六卿眼裏的地位又高了一些。
晉軍退卻,留下來堆積如山的物質、兩萬多匹戰馬、五千來乘戰車和三萬多具屍體。這樣的戰績也算得上是難得。
楚王侶下令,全軍歡慶兩天。諸將士彈冠相慶,好酒好肉招待士兵和眾將領。楚王侶好像忘記了郢城已經讓鬥椒占領的事情。
這一次軍事行動,立功最大的就是鬥琪了。但鬥琪和他的軍隊沒有得到任何獎賞。反而備受冷落。
就在戰後的第二天,潘崇把他召到他的帳中。見到鬥琪過來,潘崇熱情地笑道:“鬥將軍,我們的功臣呀。快請坐。”
鬥琪淡淡地施禮後坐定。他們受到冷落,他自己沒有什麼想法。但他下麵的將士都有怨言。現在聽到潘崇如此說話,他心裏有點不舒服。
潘崇整了整衣服嚴肅地說道:“鬥將軍,郢城的事情你聽說過嗎?”
鬥琪疑惑地問道:“大人,郢城發生什麼事情了?”鬥琪並不想介入到政治紛爭當中,他也不注意這些事情。而且成嘉離開之時再三叮囑,讓他不要參與到政治當中。而成嘉是他最佩服的人,能不聽他的話。
潘崇說道:“鬥椒謀逆,在郢城集結了三十萬大軍。準備與王師對陣。”
鬥琪驚訝地站了起來說道:“什麼?鬥椒呀鬥椒。你這是要害了鬥家呀。難怪成大人再三要求我鬥家不得與鬥椒過於接近。”他也明白楚王侶為什麼要冷落他了。
潘崇問道:“將軍有什麼打算?”潘崇這是在試探他。
鬥琪歎了一口氣說道:“我願意交出軍權。請大人轉告王上,讓我如成嘉大人一樣退隱。”他明白,在這個時候如果不交出軍權,就會被強製交出。
潘崇笑道:“將軍言重了。”
鬥琪說道:“大人,我是真心的。鬥椒謀逆,鬥家的人基本上被牽連進去了。他這是要我鬥家滅族呀。我現在已經心灰意冷,還望大人成全。”
潘崇說道:“誰忠誰奸,王上還是分得清楚的。鬥將軍受成嘉大人一手提拔,也深受成嘉大人的人品影響。對楚國的忠心可表日月。鬥家之人並不全是鬥椒之輩,不是還有成嘉大人、鬥拔將軍、你鬥琪將軍等等。對楚國、對王上忠心耿耿。”
鬥琪搖了搖頭說道:“謝謝大人和王上的信任。最少在鬥椒叛亂未平之時我不宜掌軍權。”
潘崇笑道:“我也有此意……”
鬥琪失落地看著潘崇,他對於權力沒有成嘉看得開,真正要放下手上的權力,心裏還是有點失落。潘崇接著說道:“在解除你軍權之時還得有一件事情要你配合一下。明裏解除你的軍權,但暗中還得要你掌握軍權。”
鬥琪不解地說道:“請大人明言,我當盡心而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