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媾合魯桓公死後,文薑自然在魯國呆不住了,隻好跑回齊國,常常和齊襄公幽會。
齊襄公又胡作非為了八年,到齊襄公十二年終於出事了。
齊襄公十一年瓜熟的時候,齊襄公派大夫連稱和管至父到葵丘(今山東臨淄城東三十裏)戍守,並約好到第二年即齊襄公十二年瓜熟的時候再派人接替他們戍守。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連稱和管至父在葵丘戍守了整整一年,左等右等卻始終沒有人來接替他們,等到瓜期都結束了隻好請人向齊襄公說情,可是齊襄公沒有答應。
筆者在此猜測,戍守葵丘可能是件苦差事,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任務。當初連稱和管至父兩位大夫被派遣前往的時候估計就不高興,所以和齊襄公講好了條件,第二年就由別人接替。可是現在一年多了,不但沒有人前來接替,連找人說情都沒用,心裏那個恨啊可想而知。作為一國之君,齊襄公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想,但是當他知道有人想致他於死地的時候也許就不這麼想了,可是等他知道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對齊襄公不滿的人不止連稱和管至父兩個人,恐怕還有許多人。在這些人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人就是公孫無知。無知對齊襄公的怨恨在齊襄公剛剛當上國君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現在是開花結果的時候了。正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連稱、管至父和無知很快就搞到一起了,並且達成了共識——陰謀造反!既然是陰謀造反,那就要知己知彼,知己是要知道自己的實力,知彼則是要掌握對方的行動。
說來也巧,連稱有個堂妹在宮中是齊襄公的妾,卻不受寵幸。於是連稱就找到這個堂妹,希望她監視齊襄公的行動,特別是有什麼可乘之機。可是這個堂妹能答應嗎?這是很危險的,會掉腦袋的,連稱又怎樣說服她呢?連稱開出了一個條件,一個當時的女人都很難拒絕的條件。是什麼條件呢?“事成之後,答應你做公孫無知的夫人。”夫人就是妻,妻的地位不是妾所能比的,前麵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此處從略。而事成就是造反成功,無知夫人就是齊國夫人,拿今天的話說,那就是美國第一夫人呀,這是任何一個女人都很難抗拒的誘惑。
一個失勢的公子,兩個受辱的大夫,外加一個失寵的女人,媾合已經達成,陰謀正在醞釀。
五、*宮齊襄公十二年冬十二月,齊襄公到姑棼(fen)(今山東博興縣附近)遊玩,並順便到沛丘(今山東博興縣南)打獵。
1ff8打獵的過程中遇見了一頭大野豬。打獵嘛,遇到野豬很正常,遇不到野豬才不正常,可是再正常的事也有意外。就在隨從人員都看到野豬的那一刻,幾乎所有人都大呼:這是彭生啊!
這不是活見鬼了嗎?彭生不是早就死了嗎?彭生怎麼會變成野豬了呢?
一國之君就是一國之君,就在眾人大吃一驚的時候,齊襄公怒聲喝道:“彭生竟敢現身!”然後舉箭就射。大野豬竟然像人一樣站立起來,並大聲啼叫。
膿包終究是膿包,齊襄公一下就慫了,而且嚇的從車子上麵掉了下來,摔傷了腳,還弄丟了鞋。
這裏要介紹一下古代貴族生活的腐敗。春秋時期的那些貴族們是典型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現在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厲害多了。一名大貴族的日常起居生活會受到奴仆們無微不至的侍候,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睡覺出行。單就衣著這方麵來說,就有專門管帽子的,專門管鞋子的,專門管內衣外衣的,總之是你能想到的古人都想到了,你想不到的古人也想到了。中國人也就在這方麵分工很到位,責任很明確,至於其他方麵好像就能糊弄就糊弄,能推脫就推脫,一點認真負責的精神也沒有。
在這件事中倒黴的是一個叫茀(fu)的人,因為他是給齊襄公管鞋子的,我們不妨稱之為屨(ju)茀(屨是鞋子的意思)。本來是齊襄公自己把鞋子弄丟了,和別人沒有關係,但是現在卻是屨茀的責任,誰讓你是管鞋的呢。屨茀沒有辦法,隻好返回原地去找,但是沒找到。沒有找到也隻好硬著頭皮回去向齊襄公彙報。
齊襄公受了驚嚇,又受了傷,正沒處出氣。這回好了,你屨茀不是管鞋的嘛,連個鞋子你都找不到,我要你何用!來人啊,給我打!然後就把屨茀抽了三百鞭子,抽得血都出來了。
屨茀無緣無故地挨了一通鞭子,憋了一肚子氣從宮裏出來。剛走出宮門一抬頭,這不是公孫無知和大夫連稱、管至父嗎?怎麼後麵還跟了一大群人,而且人人手持凶器。這是要幹什麼?估計傻子都明白了,這是要*宮。
讀者朋友們,讀到這裏你們可能會認為屨茀會很高興,蒼天啊大地啊,這是哪位天使大姐給我出的這口氣啊。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錯了,而且大錯特錯了,隻能說明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人品立斷高下,屨茀的做法完全是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