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對峙檇李(1 / 3)

事實上在戰爭中準備俘虜敵軍中的大人物的時候,還要向敵人行禮,是這個貴族時代韓勝最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的一條不成文禮儀。可是第一次參加真正的戰鬥就能有機會如此行一次軍禮,讓韓勝也有一種終於在曆史中留下腳印的成就感。

至少前生在另一個時空中看過的曆史搞笑文章中,經常有人喜歡拿某些有幸參與曆史重大事件的小人物,來挖苦那些一時落魄的大人物。韓勝自嘲的想至少他現在起碼也是一個參與曆史級的小人物了,當然想要達到能影響曆史大人物的層次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可是這一次的戰鬥讓他徹底堅定了自己也能改變曆史的信心,這一次他有幸近距離施禮的人物,在另一個時空中曆史上的地位可是絕對不可低估,而且因為自己的參與,很可能導致這個世界的曆史會發生非常巨大的變化。

至於被韓勝俘虜的越軍主將公子勾踐目前的命運倒是不錯,孫武對這位越國的重要人物給予了相當的禮遇。韓勝對自己能夠有幸在如此場合見到這位曆史上的著名人物,心裏也是很有幾分得意。

事實上當韓勝俘虜了公子勾踐的消息被廣為傳播之後,越軍的士兵基本就放棄了抵抗。除了很少一部分有機會逃走,其餘都很痛快的放下武器投降。似乎對成為戰俘的命運並不抵觸,這可讓韓勝大為驚奇,在他想來這個時代軍隊的主體基本都是國人,軍隊的榮譽感應該較強,投降的現象比較少才對。

後來才從一個飛熊軍的老兵陳秉口中知道,越軍的軍製和吳軍完全不同,沒有任何可比性。吳國畢竟開化較早,模仿中原建立起的正規軍軍製主力完全是由常備兵組成,也就是一般來說的國人組成的軍隊。

越國雖然一貫以大禹後裔文明始祖自居,可是又實際上經濟非常落後根本完全無法和吳國相比。所以越國的國力根本負擔不起大規模的常備軍,他們的軍隊幾乎完全是強行征召而來,非常缺乏嚴密的組織和訓練。所以戰局順利還好,徹底戰敗了之後的鬥誌會下降的非常快,集體放棄抵抗不足為奇,能在敗像已成的局麵沒有徹底崩潰,公子勾踐已經算是較得軍心的將領。

而從韓勝的養父韓維執政吳國開始,用各種手段大規模的掠奪和吸引越國和吳國周圍其他南方落後小國的人口,來充實吳國的國力就一直是吳國的一項重要國策。所以吳國對戰俘和移民的政策一向比較開明,越人一般並不害怕被吳軍俘虜。越軍戰敗之後成建製的投降,其實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然軍中的大事,現在還輪不到韓勝來過問。孫武是把被俘虜的越軍打散看管,等待援兵到來。

很快吳軍的主力伍員率領的兩萬吳軍也趕到與吳軍彙合,終於有多餘的人力看管越軍俘虜之後,吳軍抽調一部分人力押送越軍俘虜回吳國,其餘兩萬吳軍繼續向越國都城會稽進軍。

越國本代國君,因為得到楚國的鼓動,才開始稱王的越王允常,得知嫡子公子勾踐率領的越軍被吳軍大破,連主將公子勾踐都被吳軍俘虜,同時吳國的軍隊還繼續向越國都城會稽進軍,大有不亡越國誓不罷休的意思,不禁有些心慌意亂。

越王允常召集群臣議事的時候,簡直是聲淚涕下的表示。因為越國是大禹的後裔,祖先福澤深厚,所以才能一直保存宗廟至今。可是如今因為他德行不足,就擅自稱王,所以上天震怒。是否上天已經厭棄越國,想要滅亡越國了。所以連將來要繼承越國王位的嫡子公子勾踐都被敵人俘虜了。不知道他馬上去掉王位,能否的到上天的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