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的群臣麵麵相覷,越王允常在越國曆史裏算是個有為之主,就是太過迷信,一旦發生了什麼大事就往上天啟示的思路上想。如今之際應該趕緊召集人馬準備抵抗吳國的軍隊,那能有空關心什麼王位不王位的問題。
吳國僭號稱王好幾代了,楚國都僭號稱王十幾代了,國家也都越來越興旺,也沒看見上天懲罰吳國和楚國。事實上越國國君允常學吳國和楚國稱王也無非是想要討一個好彩頭,當初準備稱王之前也請示過了越國的靠山楚國。
楚國人雖然有所不滿,可是為了能讓越國更積極的牽製吳國,還是派使者來道賀越國稱王。而且越國成功稱王之後對南方的百越蠻夷各族的號召力也大大增強,大家都認為稱王的結果比較成功,如何能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可是眾人想要勸解越王允常由不知如何著手,這時候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能言善辯的越國石買身上。
越國的重臣石買看見大家的目光,知道需要自己出手了,連忙給越王允常打氣說,“今年根據星象學的測定,天上的歲星恰好與地下的吳越兩個國家相呼應,這種歲星與國家呼應的現象表明,吳越兩國都可受到天命的保佑,但是二國中如有誰先動兵,就最終會反受其害。”
其他的越國大臣用詫異的眼神看著石買,心想石大人難道你上卿的位置坐的太久了,都開始糊塗了嗎?是我們越國先出兵騷擾吳國,然後果然被吳軍慘敗。你的星象理論倒是挺有道理,可是你的因果關係推出的結論好象不對頭啊?你這不是是說我們越國逆天象而動就要完蛋了嗎?這種話就是說的有道理,也不能說給大王聽啊!
石買一看包括大家似乎都不明白他的高論,甚至都在用你老人家到底是什麼意思的眼神看他。越王允常聽他的話,情緒沒有任何緩解,似乎被他這個親信打擊的更萎靡了。
連忙繼續解釋說,“吳國的大軍準備已久,顯然對我越國的侵略早有預謀。正應了二國中如有誰先動兵,就最終會反受其害的天象。而且上天在我越國出兵的時刻已經保佑過了一次吳國。吳國不見好就收,反而繼續向我越國進軍,如今天運已經轉向了我越國。吳國雖然暫時還打敗了我軍,可是他們逆天象而動,說明他們將來必定要遭殃。”
石買看到越王允常聽他的天象理論神情開始轉好,繼續趁熱打鐵,“勾踐公子率領的僅僅是一支偏師,雖然暫時失敗。可是我越國大力集結輕壯,王畿附近可以武裝動用的士兵起碼還有四萬。現在吳國加兵於我們,上天一定會眷顧我們越國。我們隻要集結大軍迎戰,就一定可以獲得勝利。到時候就是勾踐公子,吳人也一定會禮送回我國”
越王允常聽了石買的話神情振奮起來,語氣激動的說,“石卿所言果然有理,我軍集結王畿兵力,組織四萬大軍不成問題。吳軍不過兩萬之眾,我軍有天運襄助,一定可以取勝。是可是吳軍精銳善戰,自從孫武領軍之後又屢戰屢勝,寡人大軍出動在何處迎戰吳軍才好?
石買連忙回答說,“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時,不可與敵交戰於險狹之地,一定要選擇平坦開闊地域作戰場,以便於主將掌握部隊的進退。這樣對敵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就像兵法中說的,‘指揮大部隊作戰,要可進就進,不可進就停止,沒有不利的情況。’勾踐公子被吳軍擊敗,就是因為犯了以眾兵在險地與吳軍交戰的錯誤。檇李地處要衝,吳軍進軍必定要經過檇李,而且檇李地勢開闊,我越國的大軍可以展開。我軍進軍檇李與吳軍作戰,一定可以擊敗來犯的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