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允常聽了石買的意見,排眾而起,對越國的各位大臣說:“石卿的意見很好,大家可以分頭去準備出兵的事情,寡人就決定在檇李迎擊來犯我越國的吳軍!”
孫武和伍員統率的兩萬吳軍終於抵達檇李,與越王允常砸鍋賣鐵才拚湊出來的四萬越軍對峙。孫武和伍員中軍大帳議事的時候相視而笑,伍員興奮的說:“長卿果然神機妙算,料定了越軍必定在檇李迎擊我軍。”
孫武自信的回答說,“越軍除非肯讓我軍兵臨會稽城下,否則如何還有拒我大軍的要衝。越國自從越王允常即位之後,勵精圖治,國力日強,甚至膽敢僭號稱王。如果一仗不打就被我軍包圍都城,越王允常畢竟不是庸碌之主,又如何甘心。”
伍員大笑說,“可是越王允常所想,卻是恰好落入長卿算中了。如今我軍破越在即,如果不是楚軍牽製,我軍借此機會一舉滅越,豈不痛快。”
孫武卻是一臉肅容說:“越軍雖然操練不精,可是越國決非輕視的小國。直從夏朝少康複國之後
封王子無餘於會稽為大禹守靈算起,越國至今已經統治錢塘之地千年之久。在越國的領地已經根深蒂固很難動搖。我吳國想要徹底滅亡越國,並且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就要動用大量兵力長期占領越國各地。可是我軍主要的目標是西向破楚,又如何抽出的這麼多的兵力長期駐紮在貧瘠的越國。對越國隻要打敗他們的主力,迫使他們屈服就好,不必對越國逼迫太甚。否則有朝一日我吳國大軍入楚,越軍借機騷擾我國,才是得不償失。”
伍員歎服說:“長卿不但精於兵法,對國家形勢的判斷才是讓最讓人激賞的才華。”
此時的越王允常當然想不到,孫武率領的吳軍表麵上緩慢的行軍才抵達檇李與他對峙。其實由吳國下軍大夫背離率領的吳國水軍已經從海路出發,饒過越軍重兵把守的防線之後成功登陸。準備偷襲越國都城會稽,與檇李的越軍主力之間的重要的後勤中轉站臨海修建的禦城,準備斷掉越軍的後路。
攻打禦城套路也和養城之戰相仿,孫武早就在禦城埋伏了眾多內應。而且為了確保糧食的安全,禦城城中的越軍大部分都去接應從來越國都城會稽運來的大批糧食。
因為禦城離檇李越軍主力的距離很近,隻有三天路程。吳軍從陸路行動不可能不被越軍發現,所以突然在禦城附近登陸的大批吳軍根本就是越軍思考的盲點。而且吳國的新式可是載人500的運兵大船更是越國人聞所未聞,吳軍成功的兩棲登陸作戰並且裏應外合奪取了越軍的重要據點禦城。
雖然越軍仍有其他的途徑給檇李前線的越軍主力輸送補給,可是得知了重要據點禦城失守之後,在檇李與吳軍對峙的越軍的士氣畢竟是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擊。尤其是越軍對吳軍的身兵天降非常恐懼,甚至害怕吳軍直接去偷襲越國的都城會稽。
可是孫武和伍員其實並非沒有直接偷襲越國的都城會稽的想法,實在是因為航道和吳國水軍投送兵力的能力有限才作罷。
可是此時處境窘迫的越王允常漸漸失去了平常心,他不知道對麵的吳軍也麵臨著相當的問題,有大量的軍情顯示楚國已經響應了越國的請求,正在作著集結大軍的準備。孫武和伍員也在猶豫是否借此戰場形勢有利而且人質在手的良機幹脆逼迫越國屈服議和。
越王允常向吳軍統帥孫武正式遞交了明日決戰的戰書,他希望能夠借助越國有利的地形和兵力,與吳軍馬上開始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