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辰正在這兒研究,如何通過顏回走後門,盡快把自己推銷出去的時候,堂前有幾位登堂弟子完成了課程,向崔辰他們這群人徑直走了過來。
“這位,便是製作紙張和珠算的崔北辰師弟!”其中一個一米五幾身高,長相醜陋的弟子向他們介紹道。正是昨日曾去接崔辰的子羔。
子羔介紹完,其他幾位弟子便圍了過來,“北辰師弟,剛剛子貢師兄教授數術時,向我們介紹了珠算,我們都覺得這比用算籌方便得多了。不知師弟這裏有沒有現貨,我們都想買一塊算盤回去練習使用。還有師兄他們使用的紙張,聽說也是你這裏的,我們也想一並買些。”
崔辰此時有些納悶,這些雖然是自己弄出來的,不過都是子貢在賣啊?怎麼子貢反而讓這些人找自己?不過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子貢一是不好意思向這些師兄弟們開口要錢,二是這兩樣東西都是崔辰做的,子貢將定價權交給他,避免造成彼此合作出現矛盾。
“這算盤麼,根本沒有技術含量,重點都在算法口訣上。這時代又沒有專利保護,根本沒辦法靠賣算盤賺錢,也就是成本價賣給他們。紙張的定價空間倒是很大,從布帛價格的幾十分之一到幾分之一都可以,不過紙張如果賣出暴利來,肯定會受到別人的覬覦,子貢雖然有錢,但卻沒什麼勢力,價格賣高了反而是取禍之道。”內心一陣盤算後,就對前來求購紙張算盤的師兄弟們說道,“眾位師兄想買紙張算盤的,請把數量報給我,明日,我會按照師兄們報上來的數量,把貨帶來。算盤麼,就是成本價給師兄們,紙張要貴一些,因為這些紙是從曹國轉運來的,路途的運費很高。等以後在蔡國本地生產,價格就會降下來了。”
在統計完這些師兄弟需要的算盤和紙張數量之後,崔辰便拿著“訂貨單”來找子貢。因為算盤沒有那麼大的存量,需要子貢找人來生產。子貢正與顏回和昨日曾去接崔辰的年輕人子夏在一起聊天。崔辰將自己的報價和定價原則跟子貢說了一下,子貢也很讚同。他之前也一直怕崔辰將紙張的價格定得太高,不單單是其他人會來明搶暗偷,就是孔子那一關也不好過。
崔辰並不介意各國來討要造紙術,他不把造紙術公開,主要是怕小造紙作坊太多,汙染水源。如果能與各國合作造紙,隻要讓各國同時建設簡單的汙水處理設施即可,不但可以促進紙張普及,收入也會隨著產量的大增而有所增加。
顏回和子夏聽到崔辰給紙張的定價比竹簡還要便宜,都頗為意動,也在“訂貨單”上寫下了自己要買的數量。
崔辰麵對著須發皆白的顏回,又想起了之前自己準備拉攏他的事。看著顏回在紙上一筆一劃書寫的動作,他忽然靈光一閃,“有學問、有腦子、好麵子、重理論、輕實務,這種人最適合幹的事情就是編書了。剛才也聽其他人說了,顏回正在幫孔子編書。顏回之所以受窮,是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印刷術,隻能手抄,所以不可能靠賣書賺錢。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有我了,賣書賺錢那不是小意思!?”
想到這兒,崔辰有些興奮的拉住顏回和子貢,將想要與他們合夥出書的想法說了出來。
“賣書賺錢?這印刷術真能如你所說,幾天內就做出成百上千的書籍?”顏回首先提出了質疑。
“便如在布帛上使用印璽一般,將書中文字雕刻於木板之上,然後再印在紙張之上裝訂成冊便可!”崔辰手口並用的解釋了一下。
“確實可行,確實巧妙啊!”子貢聽完崔辰的講解,也非常興奮,“顏回師兄,是不是要先跟夫子說一下,夫子如果聽到自己編的書,可以幾天就印出上千本來,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的!”
“我這就到裏麵通知夫子。”子夏還是年輕,聽子貢說了,便興衝衝的跑進屋去通知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