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君子之論(下)(1 / 2)

今日是這些進士們雁塔留名光宗耀祖足以銘記一生的盛事,皇帝卻找個女子來跟他們論學,這其間的竅門他們就要琢磨一番了。要金榜題名成為進士,不但要才思敏捷學識淵博,更要懂得迎合上意,作考卷要考慮主考官的品味,而今日論道就要考慮皇上的意思。

皇上請一個刁鑽的女人來,顯然不單單為了下他們的麵子,主要目的還是考校。若今天說的好,那必然是能得皇上的賞識日後前途似錦,但說不好就要像廖之山一樣當眾出糗,身為進士來日已能躋身朝堂,這跟頭他們栽不起。

當然也有不服的,因為今天這論題對他們來說也不算難,君子行得正坐的直也不怕被揭短,但恰恰這些愛出風頭的要麼屁股不幹淨要麼語言邏輯有問題,總能被曲寧找到把柄或以一番高論駁倒。

論“君子有才”,曲寧能找出古代無才可稱君子的典範,並對那些自恃有才者一番抨擊,以實例來列舉其沽名釣譽;論“君子有義”,曲寧以正論駁之,認為君子可有義,但義不能為先,要處三綱五常之下,說白了就是不能重義輕德。

被劉愈認為最精彩的是曲寧駁“君子有信”,本來一個被稱為君子者最起碼要有誠信,劉愈本以為曲寧能舉出極端的例子,但曲寧卻思索了一下,說出個“君子無信亦為信”的論點,就是說無信是相對的,對一些人無信反而是對另一些人或是自己有信。其實道理很簡單,這年頭誰不會因勢利導說一番謊話?難道誇讚人就真的是發自內心?君子不拘小節。

其實最令這些進士吃癟的不是因論點不通,而是明明掌握了一個非常易論的論點,卻被一個小女人駁的啞口無言。曲寧的學識淵博,且涉獵知識範圍極廣,以這些成天研究詩文為考科舉的進士的學識,較她尚且不如。

舌戰群儒場麵精彩,劉愈在一旁看的很過癮。不過他也想到一個問題,其實以這些進士的能力,合在一起駁倒曲寧並不難,事物都有兩麵性,曲寧也僅僅揀著事物一端來曲解,辯論會的一方這麼快認輸的也少見,而且還是人數眾多的一方。這就說明,其中有不少人在隱藏實力,明明有才卻故作無才。

“韓老哥,你有沒有注意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明明表現的很不屑,卻不說話。”劉愈對韓升道,“這些人應是故作低調,不顯山不露水,他們也最可能是淮王的奸細。”

韓升也注意觀察了一下,點頭道:“劉小兄說的有理,回頭應重點查查他們。”

韓升手裏拿著一本冊子,提起筆勾了幾個人,負責情報的感覺也比較敏銳,能從這些人的一言一行中發現端倪。劉愈見他勾了不少人,心說那些密探接下來又有的忙了。

論學即將結束,劉愈和韓升本來就是旁觀者,此時也該下去,好讓皇帝能跟這些進士敘敘話。劉愈剛轉身,便聽到曲寧的聲音:“那位可是女軍元帥徐將軍的夫婿?”

當著眾人的麵被點名,還是掛著自家夫人相公的名號,劉愈登時覺得臉麵掛不住。心說這曲寧也夠刁鑽的,一句話就能令人有種想抓狂的衝動,皇帝找她來跟這些進士論學沒選錯人。

皇帝其實早就看到劉愈和韓升在一旁,此時被曲寧一語點破,劉愈登時成為眾矢之的。劉愈隻能對皇帝行禮,皇帝笑了笑,做了個手勢,意思讓他可以退下。

劉愈要走,但曲寧卻明顯要抓著他不放,續道:“聽聞徐將軍的夫婿是棄文從武,才學頗高,不知對今日之論學有何見解?”

曲寧這是明擺著看他不順眼要當眾奚落他,一百多進士都吃了虧,常理推論他的才學再高也不能跟進士的學問相提並論。劉愈不想答,皇帝卻笑道:“文嚴哪,難得雁塔留名之****兼領禦林軍統領,與此盛會,不如也說說,說的不好朕也不會怪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