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月【4】(1 / 2)

六月三十,徐衛帶著火速集結的馬步軍一萬餘人趕到耀州的美原縣,與先行一步的吳玠會合。此前,楊再興親率數百輕騎越過華州邊境前去偵察,據探,金軍就在不到四十裏以外的華州蒲城。隻見得連營遍地,旌旗蔽日,可以說是來勢洶洶。

在徐衛到來之前,宋金兩軍已經有過小規模的衝突。六月二十九上午,金軍千騎跨過華州邊境,企圖尋找戰機,正撞上宋軍遊騎,因兵力懸殊,宋軍馬軍並未與之接戰。受此鼓舞,當天下午,大批金國騎兵一度逼近到美原縣。吳玠這時候手裏馬軍不滿千,步軍不滿萬,也不敢與敵正麵交鋒,遂命收縮防守。據吳玠判斷,金軍恐怕也還沒有完全完成集結,不斷遣騎兵來襲擾,不過是為了給宋軍造成壓力,以待部隊陸續趕到。

徐衛聽取了彙報之後,馬上召集將領們商討戰術。從前徐家軍作戰,上下意見都是高度統一。但這回卻有些例外,一些將佐建議“避戰”。當然並不是“畏戰”,他們認為,金軍麥收遭到我軍破壞,其補給肯定是個難題。

現在金軍急於求戰,也正反映了對方這種因缺糧而造成的“焦躁”心態。這種情況下,我軍應當避其鋒芒,堅守城池,讓其徒勞無功。如此一來,金軍隨時都得防備著我軍襲擾,不管是他耕種還是收獲。長此以往,女真人還能在陝西呆下去麼?平原不比山區,敵我雙方都是來去自如,金軍靠著平原地利進展神速,而我軍也可借此最大程度地牽製對方。久耗下去,虧的一定是金賊!

可徐衛不同意,他承認,此次宋軍完全可以避戰,依靠堅固的城防讓“焦躁”的金軍無可奈何。他也承認,婁宿現在最希望的,恐怕就是他接戰。但為什麼要堅持打這一仗?原因就在於,這一仗,宋軍如果不打,那麼陝西的局勢還和從前一樣,雙方對峙。耗下去,金軍隻能寄希望從河東得到補給,時間一長,實力就會彼消此長。

但如果宋軍打了,會是什麼情況?分兩種說法,一種是戰敗。如果宋軍戰敗,那麼我們剩下的力量,固守長安仍舊沒有問題。宋軍在陝西的實力均衡,也不會因為這次敗仗而有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戰勝,那麼局勢立即將出現一邊倒的狀況。都知道金軍入侵陝西,尤其是粘罕親自出征時,女真人兵強馬壯,說不好有十幾二十萬大軍。在經曆了長安攻守戰,偷襲戰,萬年耀州之戰後,現在,留在陝西的金軍兵力有多少?我就當他有十萬左右,這十萬兵馬大多布防在保安軍和鄜州,以及關中平原。現在婁宿要跟我大幹一場,他肯定得從保安或鄜州抽調兵馬。如果這一仗,我軍戰勝,其意義,便是擂響了收複全陝的戰鼓!

意見很快得到了統一,徐大帥堅持要打,雖然有些冒險的意思在,但卻值得。這一仗若能擊潰金軍,收複全陝便不是奢望。盡管西軍不團結,可那是處在強敵當前的前提下。婁宿這次集結大軍來攻,要是一敗塗地,其他各路大帥們看到這種情況,會不來搶軟杮子捏?至少曲端第一個就會發兵直取保安!若把現在陝西的局勢比作一盤棋,那麼這一子下去,這盤僵持的棋局,便算徹底活了!當然,前提是,必須得保證打勝!

徐家軍確實有這個底氣,現在他們兵精良足,器械銳利,而且士氣高漲。關中平原上,能拉出來作戰的部隊,就有五萬上下。女真人不是吹噓“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麼”,我們沒那麼高調,但如果有五萬馬步軍,哪怕麵對優勢金軍,咱也敢跟他硬碰!

從七月初一開始,後續部隊陸續抵達美原,徐衛甚至考慮把紮在坊州,原本計劃進取鄜州的部隊也調來,勝算更高。可再三考慮還是作罷,金軍也不是傻子,萬一收到風聲,從鄜州打下來,那倒麻煩了。

金軍的騎兵仍舊時常出動,一天之內,數量不等的遊騎竟達五六批。而且玩的全是虛招,晃一槍就走。徐衛下令所有部隊進入高度警戒,這次金軍可有“鐵浮屠”。當年在小西山,咱們雖然跟對方打了個平手,可“鐵浮屠”重騎兵的威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千萬馬虎不得。

七月初五,宋軍已經完全完成了集結,馬步軍超過四萬人。而且把戰場的所有情況都摸了一個遍,方圓五十裏內,哪怕是一個小山包都在宋軍的地圖上標得明明白白。為了對付“鐵浮屠”,地形不得不格外偵察清楚。將領們始終抓住重騎兵一個缺點,那就是不靈活,對戰場要求極高,回旋的餘地稍小一些,就有可能施展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