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退讓
蜀國公主還是知道了王靜輝今天已經到汴都開封的消息,這是潁王趙頊進宮麵聖的時候給她傳的信。知道王靜輝回來後,她便向曹太後和高皇後請辭,匆匆趕回家,這個時候駙馬府早就恢複了往日的秩序,王靜輝正坐在書房中寫奏章呢。
蜀國公主一向溫柔賢惠,因為王靜輝在這個時空中無父無母,所以她的全部精力和賢惠都用在了王靜輝身上,把他的生活安排的妥妥貼貼,這是一個賢內助。王靜輝見蜀國公主走進書房,便好奇的問道:“娘子,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不是要在宮中陪伴太後和皇後嗎?”
蜀國公主走到他的身旁說道:“夫君來了怎麼也不讓人到宮中告訴我一聲,晚飯吃過了嗎?太後和皇後那邊一群人正在下跳棋,還嫌多出一個我呢?!”
聽了蜀國公主的話後,王靜輝心中也是好笑不已:他常常設計出一些小遊戲,交給徐氏來生產,這些小東西平時往潁王府邸送,而蜀國公主在汴都的話便由她直接帶進宮中。那些整天閑的無聊的後宮上至曹太後,下至宮娥太監都被一網打盡,整天盤算著蜀國公主下次進宮能夠帶些什麼新奇玩意兒來見識見識。徐氏知道自己製作的東西是往宮裏麵送的,所以不惜工本製作的極為精製,每次都是五六套的往裏麵送,但僧多粥少架不住人多,宗室子弟或是地位顯赫的妃子便可以向蜀國公主索要,但大多數人還是使用比較簡陋的替代品的。徐氏當然發現了這裏麵的市場,從宮中流傳出去這些遊戲的玩法很快便風靡了汴都上流社會的那些女眷和孩子們,底層市場徐氏是不屑去占領的,他們走的是高端路線,一套彩色玻璃跳棋、象棋幾乎是所有的官宦人家必備之物,這東西可沒有王靜輝“限產保價”之說,價格雖然比玻璃器具低的很多,隻有三四貫但架不住量大,簡直就是個小金礦。
王靜輝說道:“我在外任地方官,也讓你跟著受苦了,趁著回京的機會多陪陪父母也是好的,等我的任期一到,返回汴都的時候就不用這麼麻煩了!我倒是吃過了,你呢?如果還沒有吃飽,我做幾道新鮮的菜給你品嚐一下?”
蜀國公主笑著說道:“這段時間在宮中太後和皇後都很疼我,生怕我吃少了,哪裏還會餓?你在寫些什麼?”
王靜輝說道:“這次回汴都麵聖,我想聖上一方麵會對我前段時間和王韶寫的那份奏章有關係,還有便是免役法在京畿路和楚州試行,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吧,現在我寫的這份奏章便是想如何來解決這件事的。”
蜀國公主拿起王靜輝還沒有寫完的奏章仔細看了看,她在汴都已經有段日子了,當然知道免役法在京畿路試行情況遠不如在楚州那裏好,隨著呂公著的隱退,現在已經有些官員已經把矛頭指向了自己的丈夫,尤其是禦史台和知諫院,不過好在禦史中丞司馬光大人對駙馬聯係比較多,知之甚深,再加上楚州那裏的效果完全和京畿路不同,所以盡力為駙馬延譽。
王靜輝看到蜀國公主的秀眉微微皺起,笑著說道:“娘子不用為此事而煩心,無論什麼事情遭到別人的反對那是肯定的,誰也不是神仙,哪能夠擔保自己就是一定正確呢?不過事有輕重緩急,該退就退,這樣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以便真正的能夠變成百姓稱頌的良法!”
王靜輝這道奏章中主要是主動承認錯誤,因為自己是免役法的發起人,雖然在自己的地頭上做的紅紅火火,京畿路發生的事情與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但他還是必須站出來承擔他自己的責任,這總比被那些好事的禦史給揪出來要好的多。他雖然不喜歡政治,但身處這個環境下政治卻選擇了他,對於王靜輝來說,必須吸取曆史經驗教訓,萬萬不能走王安石那條老路,退讓一步又不會讓自己掉塊肉,避避鋒芒又如何?
蜀國公主剛才皺眉頭是因為她覺得王靜輝太受委屈了,明明是個好辦法,但在京畿路搞砸了,卻是自己來頂缸。奏章還沒有寫完,蜀國公主還以為王靜輝心灰意冷不想繼續實行免役法了,但剛才夫君的一席話才讓她才明白過來這不過是暫且退讓罷了。
雖然知道蜀國公主生於帝王家,要想完全忽略這些微妙的政治因素是不可能的,但王靜輝不願意讓蜀國公主碰這些事情,免得她煩心憂慮,他要保護自己的妻子永遠快樂和一塵不染,所以便從蜀國公主的手中拿回奏章,安慰的說道:“娘子,不要想這些煩心事了,這些東西我都已經做好的安排,以後你會看到的。不過咱們兩人好久沒有下棋了,今晚對弈一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