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穿越總是失憶的(上)(1 / 3)

第一百四十三章 言弊

對於王安石這種從底層官員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人來說,王靜輝一張嘴便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潁王趙頊則對此有些迷惑不解。王安石在一旁默默的說道:“上有所好,下行必焉!”

王靜輝心中暗自歎到:“原來你也知道這個問題啊!怎麼在原有的曆史中就沒有看你先整治吏治呢?!”

潁王趙頊說道:“商人重利,怎能放心的把這件國家大事交給商人來做呢?!”他剛說完,王安石也用期待的目光看著王靜輝,希望他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王靜輝說道:“青苗法是‘惠民’的政策,這與免役法的性質和製定的初衷有著根本的區別,朝廷也不可能永遠實行這種法案,它更像是一種在災荒頻發年間適用的臨時法案,而非免役法那樣的永久性法案。”

趙頊和王安石都點點頭表示同意,王靜輝又繼續說道:“如果朝廷主持由地方官吏來具體實施青苗法的時候,在下便可以預見有兩大弊處足以讓青苗法變成‘害民法’!”

王安石皺了皺眉頭說道:“改之未免言過其實,危言聳聽了吧!”

王靜輝知道曆史上王安石便是以青苗法為開端翹起熙寧變法大幕的,他對青苗法肯定是深思熟慮的,如果不能在他最為得意的青苗法上折服他,恐怕自己會被他輕看。王靜輝笑著說道:“其一便是官吏上麵的問題,這青苗法一旦下放到地方交由地方官吏來執行的時候,那青苗法便成為地方官吏考核政績的一個重要方麵,由於青苗法不僅可以使得百姓得利,而且也會使朝廷增加一筆多餘的收入,所以誰的治地發放的青苗錢越多,誰的政績也就越高。兩位可以試想一下,要是碰到那黑心的官吏,恐怕連市集之上的攤販都要在官吏的逼迫之下來貸這青苗錢了!如果更黑心點的官吏幹脆便私自把青苗錢的利息再漲上兩三分,順便來貪汙牟利,到時候百姓還不出青苗錢,那這些官吏便可以逼著百姓賣田甚至是賣兒賣女,這樣青苗法便在他們的受中成為害民之法。”

王安石聽後張張嘴,但沒有說出話來,但旁邊的趙頊卻在催促他說第二條。王靜輝看看王安石的樣子,繼續說道:“第二便是百姓了,百姓讀書人不多,大都愚昧,他們借青苗錢並非是為了生產,而是迫於貧困家中無米用來應急,到時候連本錢都還不出來,官吏如狼似虎哪肯幹休,這又變成了害民!不過最要命的還不止這些,朝廷財政緊張,要給百姓發青苗錢肯定需要動用常平倉,兩位想想:如果百姓連本錢都還不出來,那遇到災荒年間的時候百姓受災,常平倉也因為青苗錢無法回收,那會是番什麼景象?!”

潁王趙頊聽王靜輝在他麵前一條一條的羅列以往青苗法要是全國推廣的弊處,簡直是麵容慘淡,平心而論駙馬所說的都有可能變成現實,而且黑心的官員官職越大,那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而王安石則是緊鎖眉頭,說道:“這終歸是官吏的問題,朝廷也可以下放檢察禦史來繩糾百官!”

王靜輝冷笑的說道:“介甫先生未任權知開封府的時候,曾大人為了試行免役法,也不是向聖上請了檢察禦史了嗎?效果如何?!介甫先生應該比我清楚吧!”

王安石一想想他的前任權知開封府的曾公著所做的一切,便以明了所謂的檢察禦史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小小一個京畿路便已經是雞飛狗跳的了,若是推行天下的話,估計所有的官員都去當檢察禦史也不夠用。

王靜輝說道:“所以在下當初雖然得到李參和介甫先生曾經試行青苗法的原委後,但並沒有采用和先生一樣的做法,便是因為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將來是要在整個大宋來推廣的,僅僅看到自己眼皮底下的事情還遠遠不夠,還要想到其他地方的官吏能不能實行,畢竟我大宋官吏並不是都如包孝肅那樣清正廉潔!思來想去,在下便想出了這麼一個方法來進一步改良青苗法,現在從實施的情況上來看還算是不錯,不過各地的情況不同,還需要再有待觀察!”

潁王趙頊聽後點點頭說道:“改之真是心思甚密,不過把青苗法轉交給商人來執行終究是有些不可靠啊!”

王靜輝笑著說道:“把青苗法交給商人若實施得當對百姓和朝廷來說都是好處多多。朝廷脫離了青苗法後,雖然收入不如自己來執行的多,但青苗錢終究是筆額外收入,惠民和發展生產,增加糧食產量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同時青苗法的本意之一便是遏製帝國普遍的高利貸。官府由執行者變成了監督者,商人或是地主若是想再放高利貸就會麵臨官府的打擊,而且官府大義上是站在百姓這一邊的,隻要百姓和商人之間能夠公平交易,官府也樂得在交易中抽取手續費和稅金,最主要的便是打壓了利息高達六七成的高利貸,將其利息降低到一個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這樣可以刺激農業生產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