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穿越總是失憶的(上)(2 / 3)

王安石聽後笑著說道:“改之真乃奇才也,某不及也!”

王靜輝謙虛的說道:“介甫先生胸中自有大溝壑,豈是在下後輩小子所能及也?!不過在下在這裏說說而已,其實青苗法在楚州試行的一年多裏麵,各種規範條例有很多,也不是幾句話所能夠概括的,等過段時間在下會整理出一份比較詳細的條陳,一方麵呈送聖上閱覽,一方麵還請介甫先生多多指教!”

王安石在曆史上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辯,據說他在主持變法初期麵對朝廷內部還非常勢大的保守派勢力,一番辯論下來居然把參知政事之一的唐介給氣死了,這固然有點誇大的成分,但王靜輝便是借機在潁王趙頊的麵前和他討論青苗法,以壓過老王一頭,至少也要讓老王開拓點思路,重新建立自己在趙頊心目中一貫正確的形象。

這對於王靜輝來說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畢竟自己離潁王趙頊實在是太遠,相互聯係終究還是有些生疏了,再加上有王安石這個當代最出色的大師在趙頊身旁,這使得他在趙頊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動搖。不管英宗趙曙的身體狀況是好是壞,潁王趙頊始終是王靜輝心中一個重要的人物,趙頊肯定是大宋未來的繼承人,如果在趙頊身上出了什麼岔子,那損失可就大了。他必須重新建立自己在趙頊心目中的形象,不過老王同誌正好送上門來也正和他的心意。

老王是靠青苗法起家的,王靜輝自然對此研究的通通透透,而且還有曆史上熙寧變法關於青苗法危害的記述非常翔實,針對這些問題他苦思過很長時間才提出了自己的改良青苗法,並且都實施一年多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估計這次他們兩個人來到駙馬府找自己是老王的主意,不過這次老王算是撞在了槍口上,可能他覺得沒有什麼不當的地方,但對於王靜輝來說可是“機會難得”,老王不知不覺中便當了會王靜輝手中的棋子,這可讓王靜輝意外的很。

王靜輝想了想說道:“在下改良青苗法固然是更有利於朝廷和百姓,不過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就拿楚州來說吧,無論是以前介甫先生曾經用過的青苗法還是在下現在試行的青苗法在楚州都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王安石奇怪的問道:“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楚州不適合青苗法嗎?”

王靜輝笑著說道:“青苗法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責便是在災荒年間接濟百姓盡快恢複生產,而楚州地理位置極好,一年到頭兒風調雨順,而且在大規模整修水利工程之後,除非百年難遇的旱澇災害或是蝗災外,基本上都威脅不到楚州的農業,所以青苗法在楚州發不出去多少。無奈之下在下在呈奏聖上之後才將興國銀行的青苗法業務普及到淮南兩路和京東兩路,倒是京東兩路的效果要比淮南兩路要強得多。在下估計青苗法在農業生產越是受自然限製的地區,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陝西四路、秦鳳、永興等地,效果會更好。”

潁王趙頊點點頭,說道:“以前改之你寫給本王的信件,存在著諸多疑惑,現在經你一說便是清楚了許多,真是不虛此行!”

王靜輝笑著說道:“潁王殿下過譽了,在下不過是剛剛開始治理地方,以前也沒有什麼經驗,比起介甫先生,在下相差的實在是太遠了,還望介甫先生今後多多指教!”相互吹捧是中國人的老傳統了,就是在宋朝的人際交往中也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估計除了少數類似王雱那樣眼睛長在頭頂的讀書人之外,都是要謙虛一下的,王靜輝也不能免俗。

眼看下午的寶貴時光被這兩個不速之客給浪費了一半的時間,王靜輝心裏自然是不滿的很,慢慢的閑聊了幾句,還是潁王趙頊比較識趣,知道王靜輝有些不耐煩了,更主要的便是這個駙馬隻有一個月的假,要是多占了駙馬夫婦相處的時間,估計王靜輝以後這裏就沒有什麼東西了,急忙找了個借口拉王安石告辭了。王安石倒是有些意猶未盡,但潁王趙頊提出告辭,他也不好改口,便和趙頊一起告辭了。回到潁王府邸後,王安石還有些不滿,但潁王趙頊告訴他其中原委後,王安石也不禁莞爾。

王靜輝送走了潁王趙頊和王安石之後,便哼著小調回到後花園來找蜀國公主,畢竟能夠“修理”王安石的機會可是不多啊!不過他樂極生悲,當他回到後花園的時候,不巧的便是侍女告訴他蜀國公主已經睡熟了,他也唯有坐在床邊,拿過侍女手中的團扇給正在熟睡當中的妻子輕輕的搖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