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羽莓之《絕品黴後》1(3 / 3)

有了皇帝的授權,各位中書大人的首肯,樞密院與三衙司馬上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開始組織秘密增兵西北。天罰島的火器生產產量也得到了全力的資助,滿負荷運轉起來,其火器產品改變了以往的分配方式,汴都、河北與西北的火器分配比例立刻掉轉,西北得到的火器份額是產量的七成,剩下的三成有兩成是發往河北,用以做好對遼國反擊的準備。

鑒於燃燒彈在大破李泉連環木寨中的驚人表現,宋朝君臣在得知這一威力驚人遠超一般火藥武器的燃燒彈的時候,當即決定再次擴建三個燃燒彈作坊,全力生產這種新式炸彈。但是與火器的走向不同,燃燒彈的產量一半都是定點供應給汴都城防的,宋朝君臣都一致認為有這樣的超級武器在手,僅僅憑借汴都附近近二十萬左右的禁軍,完全可以抵抗住遼國五十萬鐵騎的包圍,這也是從中原大量調兵前往西北參加滅夏戰爭的重要依據——有了充足的燃燒彈在手,中原禁軍才可以放心西去平夏!

王靜輝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心情評價朝堂上有關軍事方麵的決定了,對於打仗的事情,大體戰略上他還算湊合,但輪到具體行動,這些還是交給這方麵的專家——諸如種諤、王韶、郭逵甚至是韓琦、富弼,這些人都比他厲害多了。他現在最主要的精力是如何不漏聲色的把他的老對手阿裏提打發回家,這個老家夥深通政治,對宋朝的政治體製和規則的理解恐怕比王靜輝更加精深,雖然是演戲,但這戲也要演足分量才可以——這才是令王靜輝最為頭痛的事情。

不過在皇帝趙頊隻是找到王安石和司馬光入宮專門商談了一番關於如何處理阿裏提的問題,在皇帝隱約的言辭中,王安石和司馬光都知道這次所謂的“鼓勵收受賄賂”的方案了,但是這件事具體操作上還是由曾公亮去與文彥博去做——王安石與司馬光名望太重,王安石還好些,在通權達變上比司馬光要強一些,隻要不是涉及阻礙質疑變法,王安石也懶得出手,而司馬光則在這方麵差的遠了,他是“經史派”的領軍人物,但是卻不懂得“和光同塵”的道理。

正式的和談還沒有開始,盡管阿裏提非常緊張西北的戰局,但他也曉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為了能夠更有把握達成和談協議,他早早的便開始四處活動,當然在活動的時候也忘帶上他從西夏轉運過來那驚人的財富。由於皇帝的暗中授命,宋朝的大員們早就張好了口袋等著阿裏提來鑽了,不過在阿裏提看來這些伸手要錢的宋朝官員還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要見到主事的人,能夠對宋朝皇帝產生重要影響的人,在他看來隻有三個人符合這個條件——司馬光、王安石,再有便是那個小王駙馬了。

阿裏提最終還是在和談之前見到了王安石與司馬光,為此他所付出的代價便是滿足了一些引見官員對財富的貪欲,當然他並不知道這些人是得到曾公亮的暗中授意的,而曾公亮本人也得到了阿裏提的一番厚禮作為酬謝。

和談開始後,阿裏提便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他的對手,帝國年輕的駙馬似乎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辭鋒日益軟化,但是其態度依然很強硬。阿裏提知道他的金錢攻勢似乎奏效了,他也想通過賄賂迫使小王駙馬離開談判桌,不過似乎宋朝君臣在和談上有著驚人的一致,和談中的主事人還是小王駙馬,這多少讓阿裏提非常惱火。

小王駙馬富甲天下,這是阿裏提是知道的,但是這也為阿裏提行賄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過為了盡早結束和談,阿裏提還是決定準備了一份厚禮去私下拜訪小王駙馬。盡管王靜輝在一些問題上態度依然強硬,不過在駙馬府中的花廳中,阿裏提還是與王靜輝私下達成了協議——以白池城、博樂城為邊界,基本上保持了宋軍現有的邊界,而且西夏要給宋軍支付一定的出兵費用。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