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後也都是搖搖頭,雖然這種說法僅僅是推測而已,但從事件發展的脈絡來看,估計這十有八成是真的,由此也可以看到遼國宮廷政治在耶律乙辛掌權後發展到了何等激烈的程度。以大宋君臣的政治觀念,當然不能理解遼國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自太祖皇帝立朝來立下不殺士大夫的誓言後,大宋的政治鬥爭盡管也是波瀾起伏,甚至發生過夏竦誣蔑石介詐死要開館驗屍的驚人事件,但最終還是眾多朝廷大臣的阻止下沒有使其得逞。夏竦和石介事件已經是大宋立國百年來最為惡劣的政治事件了,其他最大不過是貶官,而遼國的政治鬥爭從這幾年反饋回來的情報看來都是真刀真槍的比畫,要是不見鮮血雙方都不會罷手的!
“正是因為磨古斯擔任阻卜部酋長是由撻不也推薦所致,撻不也派人去誘降磨古斯,磨古斯順水推舟的假裝投降,撻不也在烏古敵烈統軍司鎮州西南麵的沙漠中迎接磨古斯,並且還下令軍中不得輕舉妄動。磨古斯率兵趕到以有心算無心,在晚上偷襲了撻不也的大營,幾乎將撻不也所帶的三萬契丹軍全部殲滅,到了白天得知消息的耶律綰斯和徐烈見到磨古斯的聲勢太盛,便丟下了身處包圍中的撻不也獨自逃生,撻不也最終不敵被害!”王靜輝簡略的描述了戰況,這些都是聽情報人員的彙報,他也照葫蘆畫瓢複述了一遍,盡管非常粗糙,但用來糊弄眼前這些人已經是足夠了,事實上這份情報上所描述的也就這麼多了。
“那現在磨古斯的叛軍現狀如何?他們已經到了哪裏了?!”郭逵最為關心軍事進展,他所問的也正是宋朝君臣最為關心的內容,撻不也是遼國的大臣,死了對大宋一點損失都沒有,不過磨古斯的叛亂若是足夠大,以至於威脅到遼國的統治,那大宋在裏麵所做的文章可就大了。
王靜輝搖搖頭說道:“這份情報對此沒有太多的介紹,可能連遼國君臣自己也弄不明白!”
“啊?!”郭逵聽到這個答複顯然非常不滿意,這算什麼事啊!
“遼國實在是太大了,它的地形和大宋完全不同,郭大人在西北也是多年,西夏倒是和遼國有很大的相似,不過遼國比西夏可是大得太多了。根據這份情報可以推算撻不也被殺已經快一個月了,想想以磨古斯的實力,攻下烏古敵烈統軍司不成問題,而烏古敵烈統軍司在遼國的敵烈八部中部,距離遼國的上京臨潢府至少也是四五千裏之遙!我們的情報人員在遼國大定府直接獲取情報,那也是遼國的鷂鷹飛行了至少四天的時間才送到的,可想而知由於道路不便、通信不便,就是連遼國自己也無法判斷磨古斯到了哪裏!”王靜輝說道。
聽了王靜輝的話後,不僅是郭逵,整個福寧殿中的宋朝君臣的嘴巴都已經張成了“O”型,遼國的廣闊實在是他們所不能想象的,至少王靜輝也隻能夠根據粗略的計算可以得知磨古斯的軍隊一個月前殲滅撻不也的地區還在後世的中蒙邊界地區。要知道明朝的時候討伐蒙元殘餘勢力,徐達北上蒙古就已經困難非常了,在茫茫草原上和在沙漠之中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以至於遠征軍在蒙古遊騎的騷擾下勉強身退回到大明。那是三四百年後的事情了,交通不便在地理上的差異足以讓任何一個穿越而來的後世之人瞠目結舌,就是王靜輝自己也是炸舌不已——他在這個時代最遠的行程也不過是從平氏鎮到汴都開封千多裏的距離,那個時候他就當是旅遊觀光一路玩著走了半個多月才到,以後還去過更遠的杭州,不過中間坐船也沒有覺出什麼來。
王安石皺了皺眉頭說道:“這麼說來磨古斯的叛亂對遼國並沒有什麼影響了?”
“根據距離來說,磨古斯叛亂對遼國的統治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現在的遼國也不是幾十年前蕭太後執政時期的遼國了,遼國想要平亂就需要有錢來做軍費,可是遼國財政崩壞的狀況比其立國以來任何一個時代都要糟糕,這磨古斯叛亂也不是這麼容易平定的!”王靜輝據實回答道。
平心而論,磨古斯這次叛亂確實是對遼國的統治無法產生顛覆性的作用,不過其意義卻是深遠的——這次叛亂也使王靜輝和宋朝君臣對遼國內部情況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大宋君臣的心中,以往無比強大的對手都是隱藏在雲霧之後,讓人無法琢磨,情報局這幾年來的工作使他們認識到遼國內部是怎麼一個樣子,這次叛亂則更加清晰的告訴了他們契丹和他統治下的其他民族之間是如何的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