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塵(3 / 3)

在王靜輝的記憶當中,遼國是被在東北崛起的女真建立的金朝所擊敗,而不是在此時被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阻卜部所推翻,可以預見磨古斯所引起叛亂並不能真的拿遼國怎麼樣——“經過自己非常有針對性的經濟破壞,此時的遼國已經遠非是曆史上的那個遼國,如果因為經濟問題遼國無法順利平亂,那以後的曆史還輪得到東北的女真來發言麼?!”王靜輝在腦海深處閃過了這麼一個念頭。

王安石與王靜輝的對答使在座的幾個人心中剛剛升騰起的那點兒熱情變得煙消雲散——磨古斯的叛軍距離臨潢府還有四五千裏,那距離遼國的中心大定府豈不是要六七千裏,就算磨古斯的野心再大,恐怕也很難拿遼國怎麼樣,遼國隻要拖延下去等到局勢利於自己的時候發動反擊就足夠了。換個最壞的結果,磨古斯就算反叛成功,隻要遼國有護衛自己的能力,把整個上京道讓給磨古斯又如何?!畢竟那裏地域雖然廣大,但缺乏發展所必須的人口和其他便利條件,想要發展起來沒有個幾十年是休想,甚至都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國家,充其量不過是漢之匈奴、唐之突厥,不過騷擾的對象卻變成了同為遊牧民族起家的契丹而已。

“既然如此,愛卿對遼國發生的這次叛亂有何安排?!”皇帝趙頊不甘心就這麼放過遼國,盡管他已經從彙報中清楚的認識到現在大宋在遼國發生叛亂的時候還是無法出兵收複燕雲,出兵沒有問題,大宋完全可以負擔的起,不過顯然遼國在大宋滅夏之後在大宋的北方邊境部署了重兵,對大宋的警惕性非常高,磨古斯叛亂至多是消耗其實力,而來自宋朝的威脅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趙頊還是非常期待他的妹夫能夠有什麼奇謀來讓遼國吃次大虧。

“可能性不大,不過值得期待!”這就是趙頊心中的意願!

王靜輝在接到這份情報之所以能夠在書房中欣喜若狂,不是因為他把磨古斯的叛亂看得有多高,而是在於其“意義”——這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就像後世美國的做法一樣,扶植對手的反對勢力來達成消耗對手實力的目的——中國的台灣,更早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扶植阿富汗的反對力量,其實這些都是遼國玩剩下的——遼國也曾扶植西夏來和大宋作對,消耗大宋的實力以使大宋無暇北顧!

“遠交近攻!”王靜輝說道:“就目前來說我大宋出兵伐遼並不是很好的時機,磨古斯叛亂還不足以使我們擔負如此風險,所以‘近攻’先放在一邊,重要的是‘遠交’!從地圖上看,阻卜部的活動區域主要是在遼國的上京道和西京道的北部,這裏正好和我們剛剛收複的河套平原相接壤,我們可以‘就近’來交好附近的阻卜部部落,派出密使去聯係阻卜部。我們大宋可以為阻卜部提供兵器,和他們開展貿易。要知道遼國在這麼遠的地方,其控製能力是十分微弱的,這些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可是萬一磨古斯叛亂被遼國短期內平定,那我們該怎麼做?那我們所作的豈不是白做了麼?!”文彥博說道。

“一個磨古斯倒下去……還有更多的磨古斯會站起來!”王靜輝笑著說道,他剛才差點兒順口把後世小品中的“名言”給說出來。

“隨著我大宋對遼國的貿易和走私的日益深入,遼國的財政崩壞會日益嚴重,就算遼國君臣不惜與大宋反目關閉互市椎場貿易,那暗中的走私也足以使其經濟崩潰。為了填補這個‘窟窿’,遼國隻能夠更加殘酷的盤剝其本國百姓和其治下的各個部落,其內部的叛亂會越來越多,作為叛亂的‘常發地域’——上京道和西京道北部,我們可以武裝那裏的部落增加遼國的負擔,使遼國更加疲於應付無暇南顧。其實不僅僅是上京道和西京道,遼國的東京道是女直的聚集地,我們一樣也可以在那裏培養遼國的敵人!”王靜輝笑著說道。

撻不也在史籍上記載的陣亡地點是在鎮州,關於鎮州的具體地點戒念手中有兩個版本,一個說是在今天的河北境內,另外一個是在戒念所使用的地圖上,鎮州的位置被標定在蒙古的烏蘭巴托附近,土兀剌河西岸。戒念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河北已經是遼國的南京析津府附近了,不可能打到這麼遠,而在烏蘭巴托附近也不合理,因為在地域上磨古斯的帥府和西北路招討使帥府都在蒙古的南部,不可能跑到北部的烏蘭巴托附近去交戰。所以在文中將雙方戰爭的地點放在了烏古敵烈統軍司,這是虛構不要較真!謝謝!!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