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君李乾順這份投降詔書的主要意思是解除西夏國裝力量,將政權和軍隊和平移交給河東軍。
所以,在這分聖旨下達的同時,守衛皇宮的七千班值衛兵也應該先向河東軍投降。否則,再在皇宮裏保留這麼一支軍隊也不足以表達李乾順謀求和平之誠意。
這七千人戰鬥力低下,雖然不會對局勢起到任何作用,可畢竟這麼多人,真要做起亂來,還真是一件麻煩事情。所以,楊華命令所以班值侍衛都出皇宮將武器和鎧甲都交給河東軍。孫重山所在的騎兵軍是一支功勳部隊,很自然地領到了這一任務。
光榮屬於勇敢的騎兵。-----這是孫重山此刻的心情。
雪靜靜地落下,沾在頭盔和臉上,竟帶著一絲暖意。
接到命令之後,他慌忙趕回部隊,套上最華麗的鎧甲,帶著一千騎來到皇宮之前的廣場。為了招搖,他特意在頭盔上插了一根長長的羽毛,看起來很是風度翩翩。老實說,河東軍的鎧甲很漂亮,但頭盔卻是一個圓鼓鼓的雞蛋殼,看起來頗為滑稽。若不稍做修飾,還真讓黨項人小看了。
故作威嚴地坐在馬鞍上,其實,孫重山心中還有很緊張的,他一直凝神神注視中不斷從皇宮裏湧出的黨項兵,手狠狠地抓在刀柄上,隻要覺不對,立即抽出橫刀砍殺過去。
他不過是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雖然身經百戰,可出席這樣的重大場合,好象還是第一次。而河東軍以前也沒有留俘虜的習慣,隻西征後,才開始大量接收放棄抵抗的敵人。
但是,看了看眼前的敵人,他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內心中卻有些微微的失望:再沒有戰爭了!
朱漆大門緩緩打開,敵人從皇城正麵地三道大門後以蝸牛般的度挪來。他們已經餓得麵黃肌瘦,頭和胡須都蓬亂地張揚著,眼睛裏除了麻木還是麻木。
且不說這些士兵走路都在晃動。隨時都有可能被身上地鎧甲壓垮在地。然後再也爬不起來。就看他們現在地精神麵貌。已經談不上是一個戰士。沒有敢戰精神地軍隊。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取得勝利。
現這一點地孫重山將身體放鬆下去。
一個瘦得像骷髏地官吏在兩個侍衛地扶持下走到孫重山麵前。說:“大夏國中書令。~衛司都指揮使王師信奉命率軍前來繳械。交割皇城防務。”
這一聲字正腔圓。聲音很亮。倒將孫重山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眼前這個連路都走不穩地夏國宰相居然還有這麼大聲音。
孫重山傲然點點頭:“可以開始了。”
做勝利者地感覺非常之好。尤其是做為滅人國地侵略軍勝利者。
“開始!”王師信走到軍隊麵前,挺直身體,一聲大喝:“都把腰給我挺起來,休要失了我黨項人的體麵。”
“是。”一個西夏的指揮使綿力地拱了拱手,然後跑到孫重山麵前,大聲說:“大夏國,殿前司,馬軍向大宋河東軍投降。”
說完話,他解下腰刀,放在地上,然後拉掉身上的鎧甲,昂然走到一邊。
一千多個黨項人都走到那把腰刀前,同時將身上的鎧甲和武器扔了下去。
一時間,人潮絡繹不絕,軍旗、鎧甲、兵器慢慢地堆成一座小山。解除武器地士兵相互攙扶著,走到那個將軍身後,排成陣行。
“大夏國,殿前司步軍向大宋河東軍投降。”又是一個將軍大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