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好走,種師道!(3 / 3)

鍾相楊幺,隨我入城……其餘人等便交由大郎你來分派,便暫時先留在輜重營勾當。”

鍾相帶來了六百多人。

按照他的說法,他從老家北上時,共有一千多人隨行。

可是從武陵到燕山府,何止千裏之遙。一路上遇到種種艱險,水土不服,冰雪阻路,糧草不繼……以至於等他們抵達燕山府的時候,連一半人都沒有剩下。而且一個個都有氣無力,病怏怏的。玉尹本不想要,但這些人的忠義,讓他難以拒絕。

羅德答應一聲,便帶著人走了。

玉尹則領著鍾相和楊幺準備進城,哪知道楊幺在鍾相耳邊低語兩句,鍾相好像想起了什麼事情,忙喚住了玉尹。

“郎君,小底有一事稟報。”

“哦?”

“小底在途中,遇到一人,從他身上搜出一封書信……似是虜賊使者,要前往開封。”

這句話說的非常巧妙,遇到一人!

玉尹不由得笑了,他大體上能猜出端倪,想必是鍾相這些人在路上實在是頂不住,幹起了無本買賣。

不過,他沒有說破,而是好奇道:“是什麼書信?”

鍾相從懷中取出一封髒兮兮,皺巴巴,還沾著血跡的書信,小心翼翼遞給了玉尹。

打開書信,玉尹看了一眼,頓時蹙起眉頭。

“這是什麼文字?”

他搔搔頭,對楊再興道:“去找羅德,替換他回來。

你代他把那些好漢送到輜重營,讓衙內妥善安置……這看上去,似乎不是漢家文字。”

不一會兒的功夫,羅德回來了!

他拿過書信看了一眼,便輕聲道:“郎君,這是契丹文。”

“大郎可識得契丹文?”

羅德頓時笑了,一挺胸脯道:“自家在太原時,沒少和遼人、女真人還有西夏人打交道。這兩年,不管是契丹文還是西夏文,都了然於胸,怎可能瞞得過自家。”

“嗯,回帥府說話。”

玉尹和羅德領著鍾相楊幺便返回帥府。

回到帥府後,他喚來兩名親兵,讓他們先帶著鍾相楊幺下去梳洗,換一身衣服。

不換也不成了!

這兩人身子都快要臭了……

在外麵還好些,可是進了大廳,便特別明顯。

而後,玉尹又讓人準備酒菜,等鍾相二人回來。趁此功夫,羅德把那封書信看了一遍,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陰沉。

“大郎,上麵寫的什麼?”

羅德輕聲道:“郎君,這裏麵的內容,古怪的緊。”

“此話怎講?”

“這上麵說,臨潢府糧價飛漲,糧食短缺的緊。

要一個名叫餘都姑的人在開封多買些糧食回去……還說,事不宜遲,需盡早把事情敲定。”

玉尹疑惑道:“這有甚古怪?”

“可據我所知,臨潢府的糧價,而今可是穩定的很。”

“哦?”

“這裏還有一句,若小官人不肯同意,便與老官人說項。”

玉尹依舊是一頭霧水,茫然看著羅德。

羅德輕聲道:“郎君可知,那耶律餘睹的別名,就是餘都姑?”

“啊?”

“這封信表麵上看去,並無任何問題……但細一品味,便頗有玄妙。

臨潢府糧價飛漲,是不是說虜賊局勢危急?所謂買糧,其實就是要挑起我大宋內亂?郎君當知道,太上道君和官家不和,而且自太上道君還朝,便一直爭鬥不休。”

玉尹激靈靈打了個寒顫,頓時呆愣住了。

羅德這麼一分析,聽上去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小官人是指趙桓,那老官人便是指趙佶?趙桓這次,肯定不會輕易低頭;而老官人……

隻是,這都是羅德的猜測,也沒有任何證據。

玉尹拿著書信,在屋中徘徊。

許久之後,他突然對羅德道:“大郎,我想要回開封。”

“那這邊……”

玉尹搔搔頭,也感到萬分苦惱。

這時候,鍾相和楊幺洗漱完畢回來,玉尹便把這件事暫時放在一旁。

當晚,他在帥府設宴款待鍾相兩人,並安排兩人,在吳玠帳下聽令……玉尹心裏有事,吃罷酒,送走鍾相楊幺,便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他正打算把羅德找來繼續商量事情,卻不想外麵有人通稟,說是析津府來人,種師中請玉尹即刻前往。

玉尹見種師中催的急,隻好暫時把書信的事情放到一邊,帶上高寵何元慶二人,直奔析津府。

這一路日夜兼程,便不複贅言。

第三天,玉尹抵達析津府後,便覺察到有些不妙。

析津府帥府上下,皆身穿麻衣,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之中。

“種公,發生了什麼事?”

才十幾天的光景,種師中看上去憔悴許多。

見玉尹到來,他把玉尹領到了書房。這書房中還有一個青年,玉尹一眼認出,正是種師道的長孫,種彥崇。

種彥崇披麻戴孝,一臉悲戚。

看到玉尹,他連忙躬身行禮。

“小郎君,你這是……”

種彥崇聞聽玉尹詢問,頓時淚如雨下,“玉郎君,翁翁……翁翁他,他,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