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部負責戰鬥裝備的研製打造,在意圖用技術的先進來彌補其他方麵不足的盧俊義看來,這個裝備部特別重要,部長為堂弟大發明家盧俊智,常務副部長為金錢豹子湯隆,轄有盧俊智負責的發明司、湯隆負責的常規司(打造常規兵器盔甲)、玉幡竿孟康負責的船舶司、通臂猿侯健負責的紡織司、火藥司、弩炮司,當然還有為轟天雷淩振準備著的火炮司。
建設部為什麼單獨特設?是因為現在是冷兵器時代,城堡機關防禦很重要,而且盧俊義不準備讓外行人搞豆腐渣工程,所以任命青眼虎李雲為建設部部長,九尾龜陶宗旺為他的副手,但凡城池建造、軍營建造、工事建造和修繕都要建設部負責。當然人手是要盧俊義撥給他們成建製的軍隊才可以,建設部的工匠做帶頭和指導工作。
梁山的基礎建設已經完畢,現在重點建設的是東平府,東平府整修的就是護城河、南門、西邊水門,另外再用水泥加固,不需要太多人手。
真正需要建設部全程跟進的則是獨龍堡的建設。顧名思義,獨龍堡是建設在獨龍崗上的城堡。盧俊義原本推動祝家莊,是因為當時並未想起兵拿下東平府,甚至在一開始拿下東平府後,盧俊義就想撤兵回梁山。但是非常大的問題出現了,梁山做為一個小島,根本容納不了那麼多俘虜和百姓,而且坐吃山空,糧食越來越少。做為戰略考慮,梁山以東的平原上的沃野良田是一定要占領的,自然東平府也要占領,但陸地上光是一個東平府,很容易陷入重圍,必須要有另外一個城堡做呼應,盧俊義便看中了獨龍崗。
從地形上看獨龍崗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從地理位置上看獨龍崗乃山東從南至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獨龍崗離梁山有八十裏地,離東平府也隻有一百裏地,如果在這裏建造一個城堡,變成掎角之勢,也有利於梁山根據地的防禦。而且東平府和獨龍崗之間的近三百萬畝良田也變成了梁山的囊中之物。
這次戰爭中俘虜官軍和宋江軍達到五萬五千人,在改編這些降兵時,要先整治一下,以儆效尤。跟許貫忠之前用過的方法一樣,讓這些降兵按照他們熟悉的團夥湊在一起,然後讓每個團夥推出曾犯有殺害無辜百姓、**良家婦女、坑蒙拐騙等惡行的人員,再讓這些推出的人員再狗咬狗咬出潛在俘虜裏的兵痞兵霸,這樣的敗類足有七八千人,由於梁山有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在用人之際,而且也不好鏟除這麼多,隻殺了為惡甚大的一千人,其餘七千人派往獨龍崗做勞動改造,自然是沒有工錢的,剩下的有近七千人是老弱病殘,也押往獨龍崗去築城,他們隻有象征性的一天一文錢,剩下的陸軍第一軍第四師、第五師和第二軍的第二師,共三萬人,幾乎都是俘虜兵,整編以後,基層軍官都是盧俊義的嫡係人馬,這三萬人拉過來先做幾個月的勞動教育。另外獨龍崗三個莊的莊戶都要參加築城,原來祝家莊要拆的時候,祝家莊的莊戶都跑去李家莊和扈家莊,後來聽說要分土地就趕緊又跑回來了。再加上也被拆了莊園的李家莊和扈家莊的莊戶,共計六七萬人的佃戶踴躍自建家園,他們完全免費,那些俘虜改變來的新兵開始領取梁山的軍餉,所以也不付給他們工錢。
整個獨龍堡的人工成本幾近於零,扒掉李家莊、扈家莊和祝家莊的寨牆和房子,有了足夠的石料、磚頭、木料,再配上梁山自主研發製造的水泥,便在這三莊的原址上建造了一個比三莊連起來都大的大城堡。
城堡防衛的基本要點是盡可能讓攻城者陷入最高的危險並暴露最多的敵情;相對地,要把防衛者所承受的風險減至最低。一個設計優良的城堡,能夠以很少的兵力作長期而有效的防衛。擁有堅固的防禦,可以讓防衛者在補給充足的優勢下力守不屈,直到攻城者被前來解圍的軍隊逐退,或是讓攻擊者在彈盡源絕、疾病交加以致元氣大傷的情況下被迫撤離。
本著以上的防守要旨,獨龍堡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造。先建造了一個小城堡,又稱之為要塞,首先是防止在建造外城過程中遇到敵軍來襲,可以躲進去負隅頑抗。要塞在大城堡中心,是大城堡駐兵所在地,也是大城堡的指揮中樞。如果外城遭外敵攻陷,梁山義軍可以撒守至要塞中作最後的防禦。
隨著時間演進,在青眼虎李雲和九尾龜陶宗旺的指揮下,建設部的工匠們指點著其他近十萬人,開始從要塞逐漸向四周擴建,包括內城牆和炮樓,以作為要塞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