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停電,跑到東城區找了個網吧,一會還有更新,繼續碼字。
****************************
秋風蕭瑟,落葉湧起。
深秋的保定府城,一片死寂。城外,四麵八方黑壓壓地遍地都是明軍的營寨,以及那赤紅色的軍旗招展。天地間一片無言地殺氣,彌漫著。城樓上,燕軍士卒臉色慘淡地手拄長槍或者長矛,失神地望著城外。
死神的鐮刀已經揮舞在了頭頂,地獄的大門已經緩緩打開。
數十萬明軍團團將保定府城團團包圍,哪怕是一隻小鳥都休想逃出生天,何況是這數萬燕軍殘兵。死路一條了,沒有人再心存僥幸。
朱棣落寞地站在城樓之上,仰首望著那漸漸西斜下去的血紅殘陽。他的臉上,一片漠然,沒有任何情緒的波動。或者,他的心已經死了,盡管他的肉體還活著。
一個黑衣人不知何時出現在他的身後,躬身一禮,低低道,“王爺,2號傳來消息,高陽郡王已經逃離北平,送往那邊去了,不日就可達到目的地。”
“好,好。高煦去了,本王很高興。如此,本王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不管怎麼說,我燕王一脈沒有完,燕王的雄心壯誌不會完,我朱棣的子孫會在那個地方闖蕩出一片天來!”朱棣手指遙遠的東方天際,一片死氣的臉上呈現出一種淡淡的湛然,“跟隨高煦的還有多少人?”
“回王爺的話,死士隊200人以及一支千餘人的精兵……還有財富若幹。”黑衣人低低回道。
“很好。這些,足夠了。高煦手段之狠辣,遠勝於本王,有了這些,足夠高煦活下去了。”朱棣長出一口氣,哈哈狂笑道,“生有何歡,死有何懼?”
“王爺,其實王爺完全可以脫身的……”黑衣人突然歎息一聲,“王爺,小的這就拚死護送王爺出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王爺還在,這大明天下就還在!”
“本王絕不會臨陣脫逃。”朱棣淡淡一笑,“你的本事雖然不錯,但麵對這數十萬大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劉揚,你為本王做了很多事情,本王如今窮途末路,怕是無法給予你什麼了。你且下去吧,待城一破,依你的本事逃出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黑衣人神色一陣激動,突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王爺,劉揚本是一介孤兒,此生受王爺厚恩才得以苟且於世間,小的這條命就是王爺的。王爺一旦……小的必將追隨王爺於九泉之下!”
朱棣神色也有些激動,居然俯身將劉揚拉了起來,“劉揚,本王愧對你們幾個兄弟了。記住本王的話,留下有用之身,去找高煦。告訴高煦,燕王的獵獵軍旗決不能倒下!”
劉揚黯然點頭,再也無語,默默地站立在烈烈的東北風之中。
城下,明軍的大營中,遠遠地馳來兩匹馬,一紅一白,紅馬之上是一個黑色盔甲的青年將軍,而白馬之上,則橫跨著一個銀色亮甲的中年男子,頭戴紅纓盔,手持長槍,威風凜凜。
朱棣微微一笑,指著兩人道,“劉揚,你看,那著黑色盔甲之人,便是林沐風。正是此人,幾次三番壞了本王的大事。事到如今,本王也不得不承認,父皇的確是為我那允炆侄兒留下了一個力挽狂瀾的棟梁之才。”
劉揚嘴角浮起一絲陰森,冷冷道,“王爺,劉揚拚著一死出城去刺殺此人,也要為王爺報仇雪恨!”
朱棣擺了擺手,淡淡道,“不可,此人武功高強,你絕殺不了他。再者說了,本王雖然已經坐不得天下,但這大明江山還是有我們朱家的江山。此人是個罕見的人才,他的存在對大明江山來說,是一件幸事,本王此刻倒是希望他能輔佐我那侄兒真的成就一番霸業——隻不過,就怕軟弱的阿鬥扶不上牆啊!”
劉揚呆了一呆,恭聲道,“王爺胸懷天下無雙。”
“這大明江山,本來在本王的掌下會變得更加繁盛,可惜,上天不給本王機會——也罷。”朱棣長歎一聲,“那銀色亮甲之人便是中山王****祖,大明有數的帥才。如果有他歸順本王,本王現在早已登上金鑾殿了,可惜,可歎啊!”
城下,林沐風遠遠地望著城樓上那一道魁梧高大的身影,不由一歎。朱棣,也是一個蓋世的雄才偉略之人,如果讓他登上了皇位,對於大明天下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事實上,朱棣也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的永樂盛世,大明國力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一個強盛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