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林沐風卻選擇了朱允炆。或者說,在他這個穿越者到來之後,曆史的走向發生了偏移,勝利的天平已經漸漸偏向了朱允炆。其實,朱允炆當皇帝,也未必就比朱棣差,隻是上天沒有給朱允炆一個機會,而林沐風的到來,則就是竭盡所能在創造這樣一個機會。
他選擇相信朱允炆,也就是相信自己。他相信,在史書上留下驚鴻一瞥的崇尚文治仁德的建文皇帝,會在曆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對於林沐風來說,他寧可選擇仁德的朱允炆,而不會選擇太過強勢的朱棣。過於強勢的皇帝,會給自己帶來太大的風險,這是林沐風的看法。
城樓上的高大身影緩緩坐了下去,一聲聲蒼涼的古琴音符飄散開來。
琴曲跳躍著,漸漸激昂起來。悠揚的琴聲勾勒出一幅壯美的畫卷,出征前的金鼓戰號齊鳴,眾人呐喊萬馬奔馳。林沐風向身側的****祖一歎,“王爺,燕王此曲十麵埋伏,真是切情切景啊。王爺,我看,先圍城而不攻吧,燕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就讓他多看一眼這大明的萬裏河山吧。”
****祖飄逸的臉上微微有一些淒冷,點了點頭,“本王也是這麼想。不過,皇上翹首以待——我們,就十日後攻城吧。”
琴聲突然變得急促而激烈起來,仿佛那刀兵相接之聲,馬嘶衝撞之聲直上九霄天際。林沐風與****祖靜靜地騎在馬上聆聽著,眼前仿佛出現了楚漢兩軍在九裏山血戰的一幕幕,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呐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
琴聲又是一變,先是同音零落的反複彈奏,繼而又變得低沉悲涼起來。悲壯的旋律如同一個暮年的烈士絮語,表達著無盡的憤怒、哀傷、絕望和不甘。
林沐風聽得入了神,沒想到,這琵琶曲用古琴彈奏出來竟然別有一番震撼力和感染力。他的耳邊,情不自禁地回蕩著明代王猷定在《湯琵琶傳》中關於楚漢相爭項羽兵敗自刎的一段淒涼的描述:“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淒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
林沐風眼中也閃出一絲慷然,他明白,朱棣這是在一曲明誌。他自比項羽,在十麵埋伏下兵敗如山倒,但最終,他也沒有逃過江去,而是選擇了自刎,留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悲唱。
****祖的臉上明顯抽搐了一下。林沐風望著,低低道,“王爺,燕王是一個雄才偉略之人,既然兵敗,即便是皇上赦免了他,他也決計不會苟活於世間了。不成功便成仁,大概,這就是梟雄的宿命。也大概,這就是燕王與齊王的不同罷。”
****祖驀然道,“朱榑算什麼東西,妄想無能之輩罷了,燕王——燕王其實與先皇非常相似,這樣的人,要麼站在天下之巔,要麼走向毀滅,絕沒有屈居人下之理。”
林沐風也頗有同感,又將有些惋惜的目光投向了城樓之上。
朱棣俯身彈奏著,扣、抹、彈、抹,指法飛舞。突然,琴聲戛然而止,黑色古琴的琴弦嗡嗡作響,淡淡的傳向了陰沉下來的天幕。
“一曲散盡,項王拔刀自刎。哎!”林沐風深深地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他慢慢打馬回馳,凜凜秋風的吹拂下,激蕩的情緒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深重的毅然和絕然。
回頭來一看,****祖仍然默默地騎在馬上望著保定府城城樓。他淡淡一笑,“王爺,各人有各人的道路,沒有誰對誰錯,沒有孰是孰非,隻有堅守信念。”
****祖悚然一驚,急急打馬回頭。(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