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沉吟著,林沐風知道他已經動心了,也不再“逼”他,默然站在那裏,等他沉思。
半響,朱允炆抬起頭來,臉上掛著深深的笑意,“沐風,你肚子裏這些門道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你每一次都會給朕驚喜,朕好好想過了,朕決定支持你,朕要當天下最富有的大財主,嘿嘿,朕起碼要比你有錢才是!”
林沐風心裏一驚,看了朱允炆一眼,見他是說笑,這才躬身一禮,“皇上,臣之家財……”
朱允炆哈哈一笑,“沐風,朕隻是開句玩笑而已,莫要當真。再說了,你有錢朕的妹子才不會吃苦,朕高興還來不及。不過,你已經富可敵國了,朕就不再給嫣然陪嫁什麼了,哈哈!”
朱嫣然臉色一紅,嗔道,“皇兄又笑我,我才不要什麼陪嫁呢。”
朱允炆搖了搖頭,“嫣然,說到這事,朕要告訴你們——等皇祖父駕崩周年祭祀大典之後,朕才會準你們大婚……”
朱嫣然向林沐風使了個眼色,兩人攜手一起跪倒,“多謝皇上隆恩。”
朱允炆縱聲大笑,“沐風,你如今又是朕的妹夫了,嘿嘿——來吧,南平公主、駙馬請起!”
……
見朱允炆興致不錯,林沐風心裏突然想起一事,猶豫半天,還是欲言又止。
這些日子,林家內院裏麵的小院裏屢屢傳出幽怨落寞的琴聲。歐如煙整日裏閉門不出,除了偶爾與柳若梅和忽蘭敘談一番外,幾乎是“不見天日”。而朱允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大概已經數月不去找如煙了。最近林沐風又聽說,朱允炆與曹皇後的關係很是密切,一連數日都留在皇後宮中——自古君王善於喜新厭舊,難道?
朱允炆見林沐風神色古怪,不由奇道,“沐風,你可是有話要對朕說?”
林沐風雖然有心要問問,但又覺得自己作為臣子,過問皇帝的私事有些不妥,最終還是覺得靜觀其變吧。如果朱允炆真是“移情別戀”,他也無能為力。
微微一笑,他岔開話去,“皇上,臣想在京師興辦一所瓷學,隸屬商部所治,召集天下工匠,招錄部分有天資的少年學習製瓷和琉璃技藝,以光大大明瓷業,請皇上恩準。”
朱允炆一怔,“瓷學?”
朱嫣然訝然道,“沐風,你這豈不是要公開你的製瓷技藝以及琉璃技法?”
林沐風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皇上,臣一人製瓷,技藝再嫻熟,能力也有限;大明瓷行利潤再豐厚,也隻是一家商號。要想讓大明瓷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要融會貫通百家之技法,整體提升大明天下的製瓷水平。至於臣那些從古籍中揣摩出來的技法,還有琉璃工藝,臣願意公之於眾……”
朱允炆欣慰地望著林沐風,低低道,“沐風,你大可不必如此——這樣一來,大明瓷行的利潤就要大打折扣了。”
“皇上,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滿春園。臣甘願做一個鋪路人,讓大明瓷業走上巔峰,成為強盛國力的國之利器,而不僅僅是商賈之營生!”林沐風早就有了如此打算,也提前跟柳家溝通好了。
柳家當然不願意技術公開,可林沐風決定的事情,他們也隻有“配合”。其實,這些年賺得的銀子,已經足夠柳家富甲天下了。更何況,即便是技術公開了,大明瓷行也有巨大的優勢,一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了品牌效應和規模生產,二來銷售營銷網絡遍布天下,已經占據了大明瓷業銷售的半壁江山,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取代大明瓷行的行業龍頭地位。
須知,一個行業的興盛,是整體的興盛和繁榮,而不是一個“企業”的獨舞。整體向前發展了,行業中的任何企業才會有競爭、有淘汰,有良性健康發展。如果長期讓大明瓷行壟斷下去,因為利潤的過度“集中”,必將大大戕害大明瓷業。
作為一個現代穿越者,林沐風非常明白這個基本的經濟學定律。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財富隻是一個數字問題了。正像數百年後一個美國洋鬼子所說的,“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林沐風不願意做一個守財奴,他要利用財富和超前的技術做一些有益國家民生的事情。
這不是什麼“唱高調”,而是真正的境界。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他看待財富和地位的角度就與常人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