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黃文斌怎麼想,這件事必須要先告訴馬淑珍。於是黃文斌馬上請文雪先回去她自己的辦公室,然後立即去馬淑珍的辦公室和她商量。這個順序是絕對不能錯的,如果和文雪一起去,馬淑珍不免就會想‘你們兩個先商量好了’的印象,對和諧社會十分不利。馬淑珍見到黃文斌,有些意外:“文斌怎麼過來了?”
“剛才文姐來找我。”黃文斌把文雪的條件和要求複述了一遍。
“能讓我爸去做主任?”馬淑珍大吃一驚,“那是個副省級的實職啊!”
“不是主任,是主任兼書記。”黃文斌說。
副省級沒什麼,可副省級實職就稀罕了,馬宇做了好幾年的冷板凳,空有個級別在,無職無權,這麼大個官,海家開會的時候都隻能坐在外圍。要是能夠去開發區管委會做主任,那簡直就是一步登天了。不過馬淑珍對此有很多顧慮,其中最大的那個就是:“要投資五百億啊,這麼多錢能收回來嗎?”
“算上你爸那份,五百億很值。”黃文斌說。
“我就是擔心我爸,別人要是能夠弄到這麼個職位,五百億很值,他就不一定。我爸都好幾年沒真正幹活了,在這麼大個開發區做主任兼書記一肩挑,還是新建的開發區,他可不一定能夠應付得來。萬一要是把差事辦砸了,還不是要我媽補窟窿,萬一窟窿太大,我也得出錢。別說賺錢,到時候虧個幾百億的,那可怎麼辦。”馬淑珍說。
“應該不會吧,馬叔叔怎麼說也是……”黃文斌忽然發現,他對馬宇根本沒什麼了解。
“我爸以前從來都沒試過主政一方。”馬淑珍說,“連縣長都沒做過,在基層最高就做過副鄉長,後來一直都在中央機關。”
“應該也沒關係吧,開發區建設流程都很成熟了。”黃文斌說。
“這可是國家級的開發區,橫跨京津冀三個地方,協調地方的工作十分重要,人員配置要從全國各地派來,主要就是京津冀三省,人事鬥爭肯定很厲害,我爸又沒有自己的班底,壓不住場子。開發區所在的地方又不怎麼好,平原少山區多,道路交通電力等等基建都要從頭開始,根本就不是好差事。”馬淑珍說。
“這樣啊。”黃文斌的確不算很了解。
“海老爺子在位的時候還好辦,海老爺子一退休,隻怕矛盾會爆發。”馬淑珍說,“這麼大個開發區,建設周期都是五年十年的,沒這麼快能見效。別說海老爺子,就是文雪背後那個,也不一定能等到開發完成。京津冀開發區,三地聯合開發,說起來名頭很大,落到實處,可不一定有多好。”
“怎麼說?”黃文斌問。
“所有的優惠措施,都必須落到實處,必須要地方支持。京城自不必說,有什麼好事都要摟在自己懷裏,從來不往外推,出京城一步都不行,周邊省市好多地方都被他們認為的掐住交通,不讓人家好好過來。這次弄開發區,從一開始就不怎麼情願。還有津城,他們想弄自己的環渤海經濟區,隻有冀省比較熱心,可他們有什麼話語權?一點都沒有。好多人都說京津冀開發區根本就搞不起來,最後肯定是分成三塊,三家各搞一塊。我們要是出了五百億修地鐵,說不定會被晾在那裏。”
這也說的是,按照道理說京津冀開發區這麼大的動作,肯定應該經常上電視的,各級領導人也會經常去視察。就算黃文斌上輩子對國家大事再怎麼不留心,也應該看過幾次新聞,不至於對這麼個開發區完全沒印象。難道說這開發區其實沒辦起來,那黃文斌花大錢搞這麼一條地鐵線,豈不是虧死。
外國人經常嘲笑華夏基建過熱,搞出好多無人小區沒人用的高速公路搬椅子的高鐵什麼的,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胡說八道,就華夏這個人口密度,再偏僻的地方,隻要配套做好了,樓價就蹭蹭蹭的上去了,高速和高鐵也一樣。以前沿海省省城砸錢做了一條雙邊六通道的高速公路,大多數人都說太浪費了,誰知道沒兩年這高速就堵得變成低速,大家又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做成八車道多好。
“這風險的確是有些大。”黃文斌同意了馬淑珍的觀點。
“要文雪那邊真的鼎力支持還好說,要是半途而廢,甚至根本就是想坑我們,那可就慘了。”馬淑珍說著瞥了黃文斌一眼,“文雪自己也未必知道真相,也許她也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