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帝後兩黨鬥爭,已經到了□□,由於袁世凱的出賣,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捕殺維新派六君子,光緒帝被慈禧囚禁區到西苑瀛台,珍妃也被打入冷宮,這就曆史上有名的“戊戌變法”

光緒二十六年(199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嚇得不可一世的慈禧帶著囚禁區兩年的光緒帝倉皇逃竄。臨走時,慈禧想起了冷宮裏的珍妃,她命崔玉貴從冷宮裏提出珍妃,珍妃此時已被折磨得瘦骨嶙峋。她望著形容呆板的光緒,忍不住淚流滿麵,一下子跪到光緒麵前,喊聲皇上,抱住光緒的腿

,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慈禧聽著隆隆的炮聲,一陣心煩,她一把拉開珍妃,反手給了她一巴掌:“你哭喪呢?皇上好好的,你哭什麼?你咒他死是不是?你這個賤婢,我一見你就有氣,來人,將這賤婢給我投入井中,讓她永世不得超生。”

珍妃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她扶地而起,冷冷地望著慈禧說:“老佛爺,你挾持皇上獨攬朝綱。可是大難來時,你卻隻顧逃命,你平日的威風哪裏去了?你獨斷專行,殺人無數,今日害文,明日害武,可是麵對外強卻一味地退縮,割地賠款。你欺內怕外,大清的江山遲早會敗在你手裏。”

慈禧氣得臉色鐵青:“你們還不快給我拉走!”珍妃被崔玉貴拖著來到樂壽堂後麵的水井邊,珍妃望著光緒高聲叫道:“皇上,珍兒死不足惜,你一定要保重龍體。”話還沒說完,便被崔玉貴駕起扔入井中,時年25歲。光緒大叫一聲,昏死過去。珍妃還在叫著:“老妖婆,你飛揚跋扈、權傾朝野,一定不會有她下場的。”

慈禧冷笑一聲:“但我至少比你的下場好。”她命人蓋上井蓋,然後帶著光緒離開北京。

轉過年來,大清國與列強簽訂了《辛醜條約》,八國聯軍才退出北京。

1908年,光緒三十年,正當英年的光緒帝,也被折磨得臥病在床,奄奄一息。他每日思念珍妃,心灰意冷,隻盼速死,離開這是非圈子。

這天,74歲的慈禧坐在床上發呆,李蓮英端著茶進來,慈禧歎了一口氣:“我已經七十四歲了,不知有沒有機會見鳳兒一麵?”李蓮英勸道:“老佛爺放心,鳳格格吉人天相,老佛爺會見到的。”

李蓮英服侍慈禧喝過茶,慈禧又問:“皇上這兩天怎麼樣了?”李蓮英替慈禧捶了捶肩頭:“精神不太好,太醫說三五天沒什麼大礙?”

慈禧說:“要不是他背叛我,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你先退下,我躺一會兒。”“喳!”李蓮英退出去。慈禧剛躺好,就困意臨頭,正當她似睡非睡之時,忽覺得耳邊好象有人說話,聽聲音有些像崔玉貴:“要想見榮鳳,樂壽堂井中問珍妃。”

慈禧聽到榮鳳兩個字,不由得激靈靈打個冷顫,忙翻身坐起,心想:“難道是神仙感我思女之情,特指路於我?可是珍妃已死,叫我怎麼問呢?”她披衣下床,叫來李蓮英,又帶了兩個小太監,提著燈籠直奔樂壽堂後的水井而來,望著珍妃當初葬身的水井,慈禧有幾分害怕,她問:“這口井很久沒用了吧?”李蓮英說:“自從珍主兒投井後,就再也沒人打開過。”

慈禧命人將井蓋打開,命人將珍妃的屍體打撈上來,就在井蓋掀開的一刹那,一股涼氣噴出,雖在丈外的慈禧也不知不覺打個冷顫。小太監搭下去一把鉤子,一陣攪和,不多一會兒,搭上來一具栩栩如生的屍體。雖已過了八年,珍妃麵貌依舊,隻有身上的衣服遇風而化了。李蓮英命人將珍妃抬到軟床上,取了一件衣服蓋上。蓋衣服的小太監眼尖,一眼看到珍妃的左肩頭有個烙印,他忍不住噫了一聲說:“珍主兒的身上怎麼有個鳳凰標記?”

慈禧一聽,心猛地一緊,趕緊搶上幾步,命人提著燈籠湊近珍妃,見珍妃雪白的肩頭上,果然有個烙印,她伸手取下金釵一對,正好吻合。她用力地搓著烙印,希望是有人恨她,故意畫上去,來刺激她的。可是她搓了半天,卻隻從旁邊搓下一層皮,她一比恰好與烙印一般大。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珍妃做了植皮手術將烙印遮住,才瞞天過海進了皇宮。這塊皮經過八年的井水浸泡,才脫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