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記憶力驚人,不多時便已經記得七七八八了,小心收好皮囊後,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恭敬的拜了拜道“:老先生賜藥的恩情,小子永遠不敢忘記,還沒有請教老先生大名。”
老人點了點頭,知恩圖報,這少年的的心性倒是純良,當即笑道“:要死的人了,還在乎什麼名號,你就叫我唐堯吧。”
唐堯,少年腦海中對於這個名字似乎有些印象,隱約中好像聽誰說過,卻又太過模糊實在記不起來了。他卻不知道,眼前這位老人正是如今神荒的天子,天下共尊的天帝唐堯,因為天帝身份尊貴,可以名號為帝號,所以,天下人又稱他為“堯帝”。
涿音河之戰後的十三年間,唐堯以武比會四方豪傑,以三尺青石劍降龍伏虎,斬妖除魔何止千數,神荒766年,七風穀一戰,他擊破神荒五神的合力圍攻,令天下震恐,神荒768年,又一次天機山盟會上,他孤身連戰五域七朝的三十六名頂尖強者,沒有一人能與他鬥到百招之外。
神荒770年,上古神獸十大金烏一齊現世,刹那間十日當空,炙熱的火焰烤的大地龜裂,江河斷流,一時間鳥獸絕跡,顆粒絕收,百姓死傷無數,一座座城池,村莊變成了焦骨如山的墳場,那金烏鳥一振翅便是八萬裏之遠,快如閃電,有人靠近就逃之夭夭,待到獵殺他們的人離開,便又轉折回來,神荒雖然強者眾多,卻拿這凶頑之獸無可奈何,最終是唐堯遠涉天界,經曆重重凶險到三十三重天的火雲宮中借得神器“軒轅弓”,又踏入西界昆侖向大神西王母求來神礦“六合榮晶”打造了十支可弑神破天的神箭。
神荒770年9月,唐堯與東洲第一勇士後羿聯手,在泰山之巔施展“九星連珠”神術,接連射殺九隻金烏鳥,將最後一隻金烏封印到太陽之中,自此,這場席卷整個神荒的劫難終被化解。
神荒774年的天機盟會上,唐堯被五域七王朝的帝君們共尊為天帝,成為天下共主,從此,神荒堯帝的名號無人不知,無人不敬,無人不畏,是天下各族王朝公認的領袖。
天帝在位一百多年來,積極調解各族戰爭矛盾,製衡王朝紛爭,後又帶領四方巫祝神女,上查天時,下調地理,曆時七年,製定了《神荒曆》,確定了春夏秋冬等四時曆法,從此天下百姓春播秋種,夏收冬割,既享太平,又得溫飽,神荒安享了難得的一百多年和平盛世!
唐堯見少年沒什麼反應,也不點破自己的身份,他這一生為這個身份活的非常辛勞,實在不想再聽到有人叫自己“天帝”這兩個字了。
“小子,那你又叫什麼名字?哪裏人氏”
少年正坐在他身邊,神色有些黯然道“:我叫都君舜,我從記事起就是個孤兒,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裏人。”
都君舜說完,眼圈有些泛紅,低頭沉默不語。
唐堯見狀心中也是沉重不已,他雖然盡職盡責治理神荒,想要給天下蒼生一個安居樂業,人間天堂的生活,然而,治理天下說起來豪情萬丈,做起來卻是萬分之艱難,尤其是神荒這樣一個種族縱橫,王朝林立的世界,唯有以絕對的武學修為與卓絕的人品德行才能令天下懾服,可一旦他化羽登仙,神荒必定要回複到以前的紛爭亂世,到那時,這世間還不知道又多出多少像都君舜這樣的孤兒浪子。
他想拍拍都君舜的肩膀,卻發兩條手臂沉重僵硬,石化似的已經動不了了,而體內真氣也已經凝滯堵塞,運轉不開,他心中明了,又想起了一件事,朗聲道“:小子,我大限將至,最後拜托你一件事,以後的哪年哪天,你要是經過姑射山,就替我給那鹿韻亭中的神女像送上一捧碧蘭芳朵,若是有人問你,你便回答她,唐堯一生無愧天地,隻是辜負了這花開的時節,若是有來生,原作三尺塵土,相伴枯榮。”
話音未落,便眉眼閉合,神情說不出的安詳輕鬆,似乎沉沉的睡去了。
都君舜悚然一驚,隻感覺這一切好像雲裏霧裏,做夢一般,隨即伸出手去探了探老人的鼻息,卻已經是悄無聲息了。都君舜心中泛起莫名的酸痛,雖然與眼前的這位老者僅僅有幾句話的交情,可卻承受了他賜藥救命的恩情,這麼想來,心中更加的難過,兩滴滾燙的淚水再也抑製流了下來。
一時間,海風嗚咽,山林靜謐,浪花滾滾擊打著懸崖岸邊,發出陣陣悲鳴,似乎在為老人離去哀傷。
許久,都君舜收拾了一番惆悵的心情,他從小流浪孤獨,見多了生離死別,深知人死燈滅,歲歲枯榮的道理,也不再感傷,搬來石塊花草,鬆枝柏樹將老人的遺體掩藏好,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便靜靜的離開了北冥崖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