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金山寺抱打不平(2 / 3)

氣壞了,把大衣一甩就上去了。這小子練過武功,會個三腳毛、四門鬥什麼的,他用足了氣力奔羅藝打來。羅藝一閃身,隨後一個臥牛腿,“叭唧”,把蘇豹踢了個仰麵朝天,腦袋正好磕在一個小石頭子上,疼得這小子“媽呀!”一聲,爬半天爬了起來,罵道:“好一個混小子,你等著瞧!”他邊罵邊看著羅藝,一溜歪斜就跑了。羅藝說:“滾吧!”老夫人來到羅藝跟前說:“多謝壯士救了我們母女!請問好漢尊姓大名?”羅藝說:“老夫人,這點小事不值謝,你們趕快回家吧。”說完,羅藝轉身就走了。老夫人朝著羅藝點了點頭:“好人哪,真是見義勇為的英雄!”老夫人說著帶著小姐丫鬟也走了。單表羅藝,打了蘇豹之後,走出金山寺來到鎮江,一打聽,蘇家的勢力很大,他不敢在此久留,便起身離開鎮江。這一天,羅藝來到金陵,盤纏花光了,怎麼辦?他又想起賣藝來了。找個空地方,把包袱放下,刀撂到一邊。抬抬腿,抻抻腰,先活動活動。不一會就圍了一圈人。這回羅藝懂得了,得先說話。他向四周一抱拳,說道:“眾位鄉親,有禮了!我是從遠方到貴寶地來,求親不遇,訪友不著,川資耗盡。自幼練過幾手拳腳,今天萬般無奈,隻好獻醜。這裏,老師多,少師廣,不知府上何處,不能登門叩拜,請允許我在這裏向老少師父們、鄉親們深施一禮,給師父們拜個晚年,求求幫,請大家賞碗飯吃。帶錢的,你就賞幾文,沒帶錢的,你站腳助威,我也感謝大家!說練就練,光說不練那是嘴把式。好!不到之處,請各位師父指教!”羅藝說完這套詞,打了一趟拳腳,什麼前三後四,插花蓋頂,閃展騰挪。拳中有式,式中有法,腳步穩健,綿軟縮小巧,挨幫擠靠挪,手眼身法步,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疾如風。看熱鬧的齊聲喝彩:“好哇,好!”羅藝是見好就收,站住身子,氣不長出,麵不改色。眾人往場子裏扔錢,羅藝連聲道謝。單說在人群中有位老人,手裏提著個籃子,把羅藝看了又看,隻見羅藝二十五六歲,身高七尺五六,麵如敷粉,兩道劍眉,一雙大眼,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頭上戴甩頭一字疙瘩巾,身穿藍色褲褂,足登薄底青靴,相貌不俗。看了一會,他低聲問身旁之人:“請問,這位賣藝的是哪裏人?”那人回答說:“他方才自己說了,他不是賣藝的,是出來探親訪友的,因為沒盤纏了,才在這打場子賣藝。”老人聽罷點點頭就走了。羅藝打完拳,接著又練起刀來。他的刀,不僅功法純熟,架式也優美。俗話說:“把式把式,全憑架式;沒架式,不夠把式。”羅藝的刀,那是削砍劈剁,上下翻飛,手到哪裏眼到哪裏,似雙峰貫耳,象獨龍戲珠,隻見刀光不見人影。眾人看了一齊叫好,接著就是扔錢。羅藝看出這裏人夠朋友、捧場,他是滿心歡喜,還要顯示一下自己的槍法。可是羅藝沒有槍,便說:“感謝眾位捧場,我沒有別的回敬諸位,自幼學了幾套槍法,也想在眾位師父麵前獻獻醜。可是,我沒帶槍來……”說到這,人群中有個人說:“那邊是個竹鋪,咱們去借根竹竿來當槍可以不?”羅藝點頭說:“可以,那有勞師父們了。”人群中有好事的,到竹鋪就借了根竹竿來,進場子裏交給羅藝。羅藝用手一掂量,覺得輕點,也隻好將就。他拿起竹竿當槍,兩手一抖,使了個抖槍式,“啪啪啪啪”一頓串槍,一杆槍抖出來是七個槍頭,名叫“梅花七蕊”。看熱鬧的也有明白人,覺得這槍的功夫不一般,接著眾人又是一頓報好聲:“好,好!”書中暗表,按武術上說,大刀是兵刃之帥;長槍是兵刃之祖。羅藝使的槍,抖起來紮、挑、繃、點、滑、掃、迎,都是實招,沒有花架子,沒有真功夫練不出來。羅藝拿竹竿子當槍,練得正起勁,從人群外走過三個人來,說聲借光,看熱鬧的往兩旁一閃,這三個人便闖進了場子。羅藝一看:啊,是他!欲知來者何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