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4日周三
下午,在人民會堂參加“一二?九”慶祝會。會後,觀電影《青春之歌》。
1985年12月10日周二預報氣溫-110
情緒不再為節氣的變化而溫怒,意識向成人遞進,思想愈發顧忌現實了。
從《參考消息》之世界風貌到周圍的生活景象,直感潛伏著一種危急!近者九十年代,遠者二十一世紀初,文學、政治將從人物之率領,帶來改觀和變故,經濟隨之而飛進。
續讀《歐洲繪畫史》,伴隨介紹各時代作品,歐洲曆史如同畫卷般在頭腦中遂成景象。節選十九世紀畫家《街壘中的自由神》作者德拉克羅瓦一語:“最偉大的天才,隻是一個更高理性的人。”
人才能的獲取,如同曆史發展結果一樣,為“時空”所成就。
1985年12月12日周四
瀏覽年級學英模的演講報告。心想,改變社會或說完美社會,是否就應從眼前的小事情做起。通常認為一個人不會僅為了完美社會而在那兒挖空心思、兢兢業業。的確,像英模,他們忘我的奉獻、公而忘私,甚至獻出生命,從物質角度看,他們沒有私利可言,但國家、社會對他們的頌揚和宣傳,即便純是精神性的,這種精神性或說“名氣”的東西,究竟是“私”還是“公”?
不知為何,腦子裏老閃爍著少年維特的話:“人缺乏的不是才能,而是勇氣和自信。”
1985年12月16日周一
《成功之路》閱畢,因間或讀之,許多觀念性的思想沒能係統起來,故對整部書的印象支離破碎。就近期讀習感受,此書主要談論的,是一個能夠滿足人們意願的組織,所應具備的條件和注意事項。其中,並非強調每個人的修養和道德問題,而在於作為領導人的個人,應幹些什麼,才能達到組織的預期目標,像人待激勵、貴在行動、緊中有鬆、鬆中有緊等觀點,對現實工作很有益。
1985年12月18日周三
眼下大學的學習,所謂進取心,說白了除了各自所抱的不同目的外,再就是自尊心和榮辱感。對此教師是心知肚明的,也隻能依賴考試成績,督促迫使學生聽書、讀書、背書,至於啟發學生自覺上進的辦法和措施,既沒人操心,也無能為力!
1985年12月24日周二
閱武漢辦雜誌《知音》中的一篇文章,令我省醒理想和現實的生活方法與方式。
有言:“不怕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然而,人不能超脫塵世而活著,周圍的事件、社會的變化和能夠激發人性感情的東西,不管一個人其自恃多麼清高,也總能遇得到;當其沒有逃路、無法躲避時,所能做的就是正視他們,認清一切,選擇一條近乎自我完美的路。
《情思》
藍天問我的愛戀
我羞澀卻做了肯定的答複
我愛那南棲的嬌燕
她是我的憂鬱、歡樂和夢幻
浮雲遮掩了藍天的幻境
我心又恢複世俗的平靜
捫心自問
可否有真正的愛情
……有?
……沒有?
慢慢地忘卻了
這是自問
還是問世界
《無題》
我時常
悄悄地來到你的身旁
久久地
把我倆的事兒思量
心緒的綢繆、迷惘
構成眼前這苦澀的意向
你或許永遠是一個完美理想
完美的超出了我的力量
花言巧語虛假偽裝
被你拋棄的很遠很遠
我何嚐不避開它
好長好長
懦弱和勇敢的判斷,不應僅僅看行為和後果,而應深入到其選擇的原因裏,找尋答案。
1985年12月30日周一
近元旦,這幾日學習難以沉下心來。班級的事忙忙活活,尤其涉及錢和榮譽,令我倍受衝擊!從中也認識到在這一問題上,人性的敏感和德性。
每到年底,總愛理智地勸自己靜下心來,回顧一年的得失。但連續幾個歲尾年首,自我心境始終苦多於甜、憂愁多於暢快。此次亦然!既然如此,唯求能真正看清自己,走出進退維穀境地,冀望來年此時的歡欣舒暢!
生活實際遇到的事件,要比假設想象的,更能夠教育並提高人的認知水平和應答能力……很多倍,很多倍。
1986年1月1日周三
昨夜,同學聚餐,年末夜宵在酒醉的恍惚中溜去。此刻回想之境,少有開懷暢言,隻有陰鬱和憂思。又是一個理性和感情交搏,但又說不清楚這一切為了什麼。或許正因為什麼都不是吧,一切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過去的一年。總之一言,心理逐漸趨於成熟,熱情開始奔發欲放,在尋覓宣泄的客體,在要求實現自己,求得存在的價值。
1986年1月4日周六
昨日一夢,幾日來思慮紛繁,心理真得走了樣,說不出的味道,最令人無所適從。
昨晚,看張曼菱小說《北國之春》。那種大學生活的氛圍,使我心情激動並產生同鳴。雖說人們或許都能從此作品中,體會並向往那種熱情的生活。但我不僅僅向往就夠了,我要實現那種緊張而向上的生活。是的,人生幾何?這種靜止窒息樣的生活,自己不去打破,靠他人又能有何意義呢?世界不過就是人們的幻想和錯覺罷了,又有什麼真實和虛假之區別呢?現今,法律不足以保障個人生命,生活不允許有個人私欲,作為個體的一個人,自己不去拚搏,生活終將千篇一律。
1986年1月6日周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