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鄉下小子麥豆(2 / 3)

那天夜裏小旺村李老爹家突然走水,熊熊烈火一直燒到天邊,瘋狂而絕望地妄圖吞噬無盡的黑暗,麥家草棚在一片火星飛濺中轟然坍塌。火海中,一個瘦弱的身影拖著重物跌跌撞撞地跑下來,救火的眾人忙趕是前細看,原來是小麥豆拖著他老娘灰頭土臉地逃出生天。

那一年,麥豆七歲,一夜間父母雙雙升了天。

父母五七過後麥豆的吃飯問題沒了著落,雖然麥家是有七畝薄田,但折買以後除卻喪葬費用卻還欠了棺材店老板兩串銅板,幸而那老板是個厚道的生意人,不與麥豆計較了。於是乎當地的保長請來了麥,李兩家人看誰行行好別讓這麼個小東西餓死了,但看著上了西天的麥老爹也知道姓麥的一家不是良民,李家麼,來吊唁就是施了天大的恩德了,還能指望什麼?

在麥豆連續喝了半個月鄰居施舍的清粥後,麥家撂下話不幹,所以作為在那個破鎮有頭有臉的一號人物,李秀才的大兒子也就是麥豆的舅舅李文岸,遵了他老爹死要麵子的指示,拉著個馬臉把麥豆帶進了李家,成就了李秀才的善名。

“你到了李家不是來當少爺的,你也甭指望老爺會認你這個不清不白的外孫,老爺心軟,怕你餓死了才給你口飯吃,你要好好記著李家的恩德,幹活要勤快,不要出李家門去丟人現眼,知道了嗎?”進門那天李老太太讓麥豆跪在門檻上聽她聒噪了這麼些話。

麥豆輕輕地點頭——自從娘親去世之後麥豆的一切舉止都變的輕聲細氣,象是怕吵醒了什麼。

訓話以後由下人王嫂領著去看他的住處——下人茅房旁的一間柴房,裏麵為了歡迎麥豆的到來特意搭了個木床,光溜溜的床板上麵幾個蛀蟲洞看起來有點年頭了,李老爺果真善人,舍得拿老貨款待他那不清不白的外孫。

“被子幾天後就送來,反正天也不涼。喝水的話到灶房去打,別打太多,老爺節儉。每天雞啼了趕緊起來,老爺念你幼小,又是初來,交代寬待你些個,以後隔壁的茅房就歸你打掃,工具就在你床腳邊擱著,管事的老張午飯過後要檢查個人的活兒的,你且仔細了。”

“是。”

“我是王嫂,你若有什麼難處可以和我說,我管下人們的供給,不過你也須明白,你是鄉下來的,不要裝的太嬌慣了!懂了嗎?”

“懂了,謝王嫂提點。”

王嫂歎了口氣:“這話我說了你別說出去,也別惱,你自己的身份尷尬,老爺見了你就上火,你若不是沒處去也不用來這裏受罪,我們怎麼待你都是老爺的吩咐,你就忍忍,過幾年大了就出去謀個營生,到時就好了,我看你是個有輕重的小子才和你說這些,你以後凡事不要出頭,他們正愁找不到錯處治你呢,懂麼?!”

麥豆這才第一次抬起頭來,微微笑起來:“王嫂,我記著了,謝謝您了。”

“那我走了,一個時辰以後吃晚飯,我會叫小天來叫你——小天是我兒子。”

“王嫂慢走。”

王嫂於是出了柴房,口中還歎息著:“作孽呦……”

其實麥豆在李家過的挺好的。

以前在家裏隻有秋收那一個月才能吃上米飯,現在不僅每天都能吃到糙米飯甚至還有一碟醃鹹菜或者醬蘿卜;

以前穿衣服常常穿到冬涼夏暖都沒錢換,現在多的是沒人要的布角給他打補丁,王嫂空的時候還會給他補補針腳;

以前的草房子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現在的柴房外麵下大雨裏麵也就地是上洇點水,至多再飄個一兩絲雨線進去;

以前為了讀書東拚西湊的交了學費,現在他舅舅的兩個兒子都是敗家子,他從茅房裏捉一隻蛐蛐就能和他們換一本書,若蛐蛐的品質好沒準還能多換幾本:

以前要下死力氣幹農活,經常是從田裏回去連爬的力氣都沒有了,現在隻要一天五六次打掃茅房,而且那茅房隻有蒼蠅蚊子和蛆,至多再養了一窩老鼠,以前的田裏可是什麼蟲都有,還都是蟄人的種;

以前……

麥豆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這樣好的生活裏總是會不可遏止地想到以前,直到有一天他在換來的書裏看到一句:隻思人,未思鄉。然後陡然紅了眼眶,卻想起曾有個會晚上起來給他掖被角的人說過:好男兒,流血流汗不流淚。於是抽抽鼻子揉揉眼角,繼續看書——書裏有咱們的明天,那個人還說過。

而這個所謂的有一天,離麥豆踏進李家已經過了三年。

那時,麥豆十歲,掃了三年茅房,從沒見過他的大善人外公,低調得眾人幾乎忘了他的存在。

冬天到來。

麥豆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三,離過年很近,按出生算一歲過年又長一歲的習俗,麥豆在出生後不到兩個月裏奇跡般地長了兩歲,也就是說,按足歲來算的話過了明天麥豆才九歲。鎮上的規矩是逢整為大,做小不做大,麥豆去年見過外公為大表哥做九歲生日的排場,明天麥豆也九歲了,可卻不知誰會記得。

王嫂的兒子小天應該會送他禮物,老太太房裏的丫頭小鈴也一定不會忘,但除卻這兩個小夥伴……

麥豆一邊想著,一邊拿著掃把之類的心不在焉地走向茅房,冷不釘和人撞了個滿懷——

“哎呦!”

“啊呀!”

撲通!!

乓當!!

撞得暈頭轉向的兩個人跌坐到地上好一會兒後,才看清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