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貨幣泡沫(2 / 2)

擠破房地產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某些群體”堅決不會同意。日本當年同樣經受過房地產泡沫,那個時候直接被擠爆,隻是華夏情況不同,日本當時在全球稱雄,三洋、索尼、日立、東芝、鬆下、尼桑、本田、富士等等品牌為國民創造了很多財富;

但是華夏這邊呢?

值得警惕的是,在拉美國家曾經上演過在看到收益前景不明朗時,富人將他們手上的資產拋售,換成美元移民歐美國家,而本國卻重新陷入貧窮之中。

正是如此,去年政f嚴打地下錢莊,怕他們大規模地將財富轉移,將積累的外彙儲備帶走。那三萬多億美元,這才是華夏創造的財富所在,不容有失。

原先,城鎮化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政f推動中西部城市的基建,讓到資金流到西部小縣鎮,促進那裏的發展,將那裏的房地產炒高獲利,成為增發貨幣的一個好去處。

問題在於,主力資金並不賣賬。

相對於大城市,那裏的風險顯得過大,誰有錢會在城鎮買房?那裏能跟大城市相比嗎?不過,之前政f推出的自貿區概念,資金似乎有一些興趣。

資金都是逐利的,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否決了“涓滴經濟學”。

涓滴經濟學,常用來形容裏根經濟學,因為裏根政f執行的經濟政策認為,政f救濟不是救助窮人最好的方法,應該通過經濟增長使總財富增加,最終使窮人受益。

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麵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或認為政f財政津貼可經過大企業再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之手,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

華夏前領導人鄧平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開放政策便與涓滴效應異名同工。

隻是事實證明,這其實是有問題的,“滴漏經濟學”並沒有按著裏根的設想那般運行。而如今,這部分資金不願意過去投資中西部,這也可以說明了“滴漏經濟學”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美好。

城鎮化的做法,在目前看來似乎是政f的一廂情願,並不能成為消耗增發貨幣的新出路。

……

文章的作者指出了政f的另一條路——華夏幣國家化;

如果能實現則華夏幣可以去全世界買資產,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政f似乎也有些打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華夏幣彙率走勢提出了明確要求,即“保持華夏幣彙率基本穩定”。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隻是這一條路,並不好走,而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到目前為止,華夏幣仍然是小打小鬧,走著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先跟東南亞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建立貿易同盟,讓華夏幣成為該地區的主要結算貨幣,然後上升為儲備貨幣,小範圍地取代美元。

可以說,這是跟美國爭地盤之舉。而現在,政f打算推出了亞投行正是如此,重點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總的來說,一些國家鐵路、公路、橋梁、港口、機場和通訊等基礎建設嚴重不足,但該國沒有資金投入建設,如今華夏牽頭出錢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借此機會,消化本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外,提升華夏幣的國際地位。

……

在最後,文章的作者提出政f的另一條路——股市。

高速增長的貨幣就像是一場洪水,這些洪水原本可以引向房地產,但房地產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正是如此,國家的高層必須圍繞著如何使用這增發的貨幣上麵,將他引向往哪個蓄水池。

另外,華夏幣泡沫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它並沒有刹車功能,政f隻有想辦法讓這個“泡沫縮水”。這時候股票市場就有可能被用來替代人民幣發行模式所缺少的刹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少貨幣總量的作用。

“這是一場盛宴?還是一場陷阱?”

……

林浩然望著外麵的雨水,微微地感歎。他自然是希望牛市到來,好讓他凶狠地賺上一大筆,但是隨著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大有斬獲,他發現似乎更擔憂自己的同胞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