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鷹醬卻好像突然開了一波掛!一下子就把原來領先他們很多的毛熊拋在了身後。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鷹醬從進入太空的那一天開始算起,到成功登月,中間的間隔時間僅為7年。
看上去7年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對於航天科技來說,7年是極其短暫的。不管是火箭研發,登月航天器的動力裝置,還是從軌道變換,空間對接,這一項一項的工作,都需要花費極長的時間,並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有可能取得研究成果!
有人可能會說,鷹醬研發了航天飛機。這確實很迷幻,因為從1966年9月開始,航天飛機就已經研究討論,開始相關論證了。
但是一直到了1979年3月25日,第一架航天飛機才被運送至啃泥敵航天中心。
看起來似乎進度挺快,但請注意,別看到是航天飛機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鷹醬依然沒敢第一時間采用。而是一直到了1981年4月12日,NASA才發射首個航天飛機。
整個研發曆程,鷹醬用了將近15年的時間!要知道,這還隻是一個航天飛機而已。其涉及的範圍還相對較小,難度相對低很多。
而阿波羅計劃牽扯的可是整套體係!這裏牽扯到生命保障,飛船回收,軌道同步,地月直播,無延遲通訊等等。
無數從來沒有過相關經驗的超大型項目,需要攻關,很多項目都需要一點點試錯,根本毫無捷徑可走!
先不說這些難度極高的技術項目,能不能在7年之內完成研製和各項檢驗,咱們就假設他們已經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研製了出來。那麼........這些係統之間的配合與協調,是不是也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檢測檢驗呢?
要知道,獵鷹重型火箭在2004年就被提上了日程,原計劃在2008年進行發射,最後經曆重重修改,在2018年2月6日才首飛成功。
長征9號是2016年提出的工程計劃,在發動機上有了重大突破後,才計劃2030年完成試飛,這還是在各國有著豐富的火箭開發經驗的基礎上,再進行不斷研究的前提下,所需要的時間!
所以,就沒有人懷疑過鷹醬給出的執行時間太短了嗎?
而且我們也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麼項目可以一試就能成功,並步步順利的。
但是阿波羅登月計劃,卻創造出了奇跡!
整體的牽扯麵這麼大,需要協調和配合的項目那麼多,但是鷹醬就是能夠不斷創造奇跡!幾乎是每一階段,每一步都能一擊即中。而且,除了阿波羅一號實驗死過人之外,其他的測試和實驗,都沒有再出現一次人員死亡事故?
特別是載人飛行實驗之後,阿波羅計劃在每個項目的可靠度,都不到50%的前提下,成功率卻依舊高到離譜!
但這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假如真的能夠實現的話,那麼隻能說,鷹醬在進行阿波羅相關研究的時候,上帝一直站在他們這一邊,手把手的教會他們完成了所有研究。
這已經不是科學能夠解釋的了,這已經屬於玄幻的範疇。
上麵這組數據已經夠誇張了吧?再給你看一組更誇張的數據。
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在一次例行測試中,指令艙發生大火,三名宇航員喪生。阿波羅2號無人飛船,隻進行了主發動機點火實驗,並檢驗了生命維持和控製係統的可靠性。
這些測試都隻是在地麵進行,沒有升空。
阿波羅3號無人飛船主要測試土星5號第三級火箭兩次點火的性能,也隻是進行地麵測試。
阿波羅4號無人飛船,安全升空進入地球軌道,土星5號火箭在這次任務中首次發射。第三級火箭,首次在地球軌道上進行二次點火。阿波羅飛船首次以接近月球返回軌道的速度,返回了地球大氣層。
阿波羅5號無人飛船主要發射,並測試登月艙。這次任務使用的是土星(1B)號運載火箭。
1968年4月4日,鷹醬發射阿波羅6號無人飛船,這是阿波羅計劃中的最後一次無人任務。也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第二次飛行任務。
但遺憾的是,因為J-2發動機發生了故障,導致本次任務目標未能達成。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麵,鷹醬整整進行了6次無人飛行實驗,這個數字怎麼這麼誇張啊?
嗬,還有更誇張的!
如果你有心去尋找資料的話,就會發現,在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裏,鷹醬整整進行了7次載人實驗。嗬嗬,之前不是有人說土星5號造價一枚兩億嗎?說一枚火箭要消耗一艘航母嗎?說造價太貴的是你們,說鷹醬經濟壓力大的還是你們,但為啥在這時候,鷹醬能一口氣造出了7枚土星5號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