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企業單位的三分之一,也在不同程度上參加了軍事生產。
當然了,戰爭不可能隻帶來巨額利潤,還帶來了高額的稅務壓力,加速了鷹醬的通貨膨脹。
在南越戰爭期間,鷹醬零售物價指數從1960年的88.7%,增加到了1970年的116.3%,到1973年中期,更猛升為131.5%。
由於物價上漲速度,遠超過工人工資增長速度,這就在鷹醬社會內部,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1975年,鷹醬媒體發布了一份統計數據,也能佐證這一組數據的真實性。
【20年的南越戰爭,讓鷹醬一共投入了1410億美元。有250多萬軍人輪番上陣,並有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傷,其中2萬多人需要終身醫療或完全喪失生活能力。】
這還隻是明麵上的花費,實際上鷹醬所花的錢遠遠不止這些。
要知道,那時鷹醬還以非政府的名義,從好幾個其他的國家,對南越進行投資,保守估計這份金額可以達到數千億美元。
可能有人看到這裏會說,這些東西和阿波羅計劃有什麼關係嗎?
別急,看我慢慢道來。
正是因為當時的鷹醬,已經變成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壓力鍋,內部人心浮動,外部作戰連連失利,國內經濟形勢又趨於惡化。而且,這還是一個死循環。
假如鷹醬不撤兵,戰爭就不會結束。戰爭不結束,鷹醬國內就會更加動蕩,社會越動蕩,經濟就會越差。最要命的是,鷹醬還不敢開辟第二戰場來緩解矛盾。因為他們無法無視毛熊的軍事存在!
最重要的,誰敢下令撤軍?都忘了啃泥敵是怎麼死的了嗎?這就讓鷹醬的領導者感到了非常的焦慮。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沒有在這個壓力鍋爆炸之前,打開泄壓閥卸掉部分壓力的話,那麼鷹醬這個國家很有可能就會崩潰。
綜上所述,不管從哪個角度上來說,阿波羅計劃就是鷹醬政府所找到的那個泄壓閥!
可以說,阿波羅計劃的提出,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轉移注意力的好辦法。
有一組官方數據,可以說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奏效了。
南越戰爭從1961年4月底開始,一直打到1972年才結束。巧合的是,阿波羅計劃是從1961年5月開始實行,一直到1972年12月,鷹醬最後一次登月成功後結束。也就是說,這兩者之間有著非常強的時間重疊。
但問題來了,按照當時鷹醬的國內生存總值和經濟狀況來看,他們真的能同時開展這兩項無比燒錢的事情嗎?並且,不會互相拖累嗎?這.........可都是千億級的超級大項目啊!
以當時的鷹醬財政水平,真能扛得住?
還有,當時的鷹醬民眾,已經因為太空競賽的連番失利,而對國家政府失去了信心。很多人打心眼裏覺得,自己國家的科研技術,已經被毛熊徹底壓製了。
要知道,阿波羅計劃開始後,鷹醬就發動了全國總動員,當時的直接參與總人數達到了幾十萬人,參與單位達到了幾百家。雖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活些什麼,隻知道按照要求生產一點點東西。
但是,凡是參與到這個計劃中的人,他們都覺得自己有盼頭了,信心再次回歸。然後就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也就會從此安定了下來。而且,反過來,輻射的人群那麼多,涉及的範圍那麼廣,可以給鷹醬創造出多少就業崗位?帶動多少居民消費?
帶動了經濟發展,還安定了社會環境,換作是你,你幹不幹?
還有一點,那就是毛熊聽到鷹醬要搞太空研究後,自身肯定會對這方麵加大投入。這無形之間,就會造成巨大的精力和資金的浪費。並且,太空競賽本身就是一個無底洞,假如毛熊真想保持決定性的優勢的話,那所需要的相關投入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一來二去,無疑又會牽扯毛熊巨大的精力,對鷹醬來說,簡直太妙了!
這將預示著毛熊,本可把投入到國內發展的錢,投入進了虛無縹緲,且有極大概率會失敗的項目中去。
有人會問了,毛熊的克格勃那麼有名,他們就找不到真相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隻能說,別低估了鷹醬的造假水平和高估了毛熊領導層的智商。
想想看,毛熊直到解體,還不是對星球大戰計劃深信不疑嗎?
如今,擺在鷹醬麵前的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假如真的從國家層麵造假,那麼被發現後,鷹醬的國家聲譽嚴重受損了怎麼辦?
鷹醬當然怕,而且是非常的怕!所以他們造假的方法很高明,那就是引導人們走入思維誤區。
欲知後事推測,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