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在這個時候,毛熊科學家在太空領域的不斷突破,無異於是一場騎臉輸出!

這讓鷹醬在國際政治領域丟盡了顏麵!

對於那個時候的鷹醬來說,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太空領域徹底打敗毛熊!

所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啃泥敵,隨後把哎僧耗威爾丟棄的阿波羅計劃重新撿了起來。

為了使登月計劃能夠在國會順利通過,啃泥敵委托副總統約汗順負責月球計劃的前期論證和準備工作。

1961年5月8日,副總統約汗順向啃泥敵提交了“韋伯——麥克納馬拉備忘錄”。

一開始啃泥敵麵對每年高達70億美元的天價預算,也是頗為猶豫。但是有專家告誡他,在與毛熊的太空競爭中,沒有任何項目能比登月,更能顯示出鷹醬超級大國的權力和地位!

比表示,在國家威望和榮譽的爭奪中,任何猶豫與爭執都顯得微不足道!

1961年5越25日,啃泥敵在國會發表了《關於政府職能的特別國情谘文》。在會議上,他提議到:“我相信現在到了這個國家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去完成這個目標。在這10年結束前,將人類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

但這番言論,在鷹醬幾乎輸掉了所有跟毛熊之間的太空競爭項目的前提下,在國內外所有人都不看好鷹醬的情況下,他的演講遭到了很多人的群嘲。

據事後統計,當時大約有58%的鷹醬國民反對這一不切實際的計劃。但此後所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卻讓啃泥敵下定了決心。

第二年,1962年9月12日,啃泥敵又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決定登月》的講話,旨在鼓勵鷹醬國民支持阿波羅計劃。

有一種說法是,當時鷹醬高層的科學家給啃泥敵報出的研究經費,是需要大概400億美元才能登上月球。而且啃泥敵也受夠了南越戰爭那種毫無收益,流盡鷹醬人鮮血的消耗戰。再加上這個時候,鷹醬所扶持起來的這個吳氏集團有點不太聽話。

所以,他就主張撤兵,終止這場泥潭一般的戰爭。

1963年11月1日,吳氏兄弟被槍殺,南越國家亂象已顯。隨後,南越政權領導人頻頻更換。政權的不穩定,必定會使鷹醬加大對南越的支持力度。自然,就會造成鷹醬對其的投入嚴重超標,資金虧損勢必更加嚴重!

所以,在這個時候,鷹醬到了必須做出決斷的時候。是讓毛熊繼續在太空領域領先?還是讓鷹醬撤出南越?

啃泥敵明白,即使鷹醬財大氣粗,也無法同時進行軍事和科技的雙線作戰。於是,答案呼之欲出。

並且,啃泥敵的遇害時間為1963年11月22日,從事後的種種跡象來看,啃泥敵確實是想要大力發展太空,主張從南越撤軍的。但是很明顯,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損,所以動了一些人蛋糕的他,最後被刺殺而亡。

最大的可能是裏麵涉及到了兩大財團勢力的利益鬥爭,至於是哪兩大財團勢力?看看現今川普和老畢登各自背後站著的是誰,就能明白了?這裏就不多做說明。

其實,啃泥敵的決斷非常正確,他代表了鷹醬國家本身的利益。如果不進行撤軍,巨大的財政支出必定會拖垮鷹醬,甚至是整個社會都會因此崩潰!

這個從那時的一些數據統計,就能看出端倪。

自從1965年南越戰爭升級以來,大批鷹醬士兵和裝備物資,源源不斷被送往東南亞的這塊泥潭。據統計,在戰爭初期的1965~1966年裏,鷹醬共有510萬噸軍需品運到了這裏。為了支持這場戰爭,鷹醬每天要花掉7700萬美元!

1972年以前,鷹醬在那被擊毀的飛機總值高達105億美元左右。戰爭期間,共傾瀉720萬噸炸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倍多!

另據估計,僅在戰爭升級初期的1965年至1966年裏,消耗的石油產品為4130萬噸,第二年更是上升為4470萬噸。

除此之外,大量用於戰鬥裝備的軍事活動和保養經費,也是一筆可觀的巨款。僅在1964年這一年裏,就用掉了123億4千9百萬美元。第二年更是用掉了190億美元!到戰爭高潮的1968年,更是上升到222億2700萬美元。

這麼巨大的軍費開支,讓鷹醬的軍火巨頭從上至下,吃得盆滿缽滿。足夠的利益,真的可以推動這些人鋌而走險。

據統計,截止於1969年,擴軍和軍事生產,直接占用了全國勞力的20%多。而從事科研的人員,有一半是為軍方服務的。全國大約在5500個市鎮中,每個市鎮至少有一所軍事工廠,或同軍方做生意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