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國內局勢,讓鷹醬傷透了腦筋。與此同時,這種大學生鬧事的現象,也同樣在以鷹醬為首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中不停上演。
並且,鷹醬軍隊中的反戰情緒也開始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諸如拒絕作戰、逃跑,開槍打死自己的長官等事件層出不窮。士氣空前低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判斷出一點:上個世紀60年代後半期和70年代初,是鷹醬社會最動蕩,最混亂的時期。也是鷹醬國力最薄弱,人民認同感最低的時期!
更致命的是,這種混亂是一種自下而上,且無法杜絕的動蕩!
那麼問題來了!
鷹醬國內情況已經惡化到和毛熊解體前,相差無幾的地步了。然而,他們為什麼沒有解體呢?
在我個人看來,那場登月直播至關重要!說白了,就是鷹醬政客用這種方式轉移公眾注意力。
很多人可能都沒有看過《阿波羅11號》的紀錄片,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什麼土星五號火箭,也不是什麼高端發射中心,而是鷹醬民眾那一雙雙無比渴望的眼神!
當時啃泥敵航天中心附近是人山人海,隻要能看到土星五號火箭的地方,就有無數頂帳篷。無數的人群在那裏等候。他們手拿望遠鏡,眼中滿是驕傲!
而這些人,也代表了當時鷹醬民眾的普遍現象。電視機、收音機、報刊亭,但凡是能夠探聽到與阿波羅11號相關訊息的一切東西,就一定會有很多人圍在那裏靜待消息。
毫不誇張的說,阿波羅11號的發射成敗,已經不僅僅代表國家聲譽那麼簡單了。
成則一飛衝天,敗則從此解體。一點都不誇張!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阿波羅11號的發射行動一定輸不起!假如這次登月失敗了,造成的後果會有多嚴重?無法想象!
鷹醬政客不清楚這一點嗎?怎麼可能?沒有人能比當時的鷹醬政客更加清楚當時的嚴峻形勢。在做出這場關乎鷹醬國運的世紀豪賭下,一定會慎之又慎!
雖然直播最後皆大歡喜,很是成功。但這裏麵有很多很多東西解釋不通。
我舉例說明一下:
1.誰能確保阿波羅11號真能上去?
很多人都覺得,鷹醬既然敢開直播,所以阿波羅11號在登月之前,肯定是做好了十拿九穩的準備了吧?但是實際上,在這之前,NASA的載人登月器,從未降落到月球表麵哪怕是一次!(載人的情況下)
甚至就連土星五號,能不能準確的飛向月球,在當時都還隻是一個未知數而已。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來看,整個阿波羅計劃最核心的主控電腦的核心部分,是紡織廠女工,用一種類似紡車般的設備和一種特製的編織針,一點一點的把整個程序織進存儲器當中的。
根據相關資料可知,阿波羅飛船用到的整個軟件係統大小約為60萬位,大小約為0.07MB。換句話說,這些東西全都都是以手工編織的方式完成的。
所以,隻要其中出現哪怕一點點差錯,宇航員們可能就會在直播中回不來了。誰能保證它的可靠性?誰能保證它一定能飛到月球上去?中間出了差錯怎麼辦?到時候全程直播的可就不是登月計劃了,而是一場悲劇。
NASA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在此之前,便羅列了一係列可能導致任務失敗或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
泥客鬆總統也事先準備了為登月失敗而作的演講稿。這份演講稿在結尾處改寫了約翰牛的詩人,羅伯特·布魯克的詩句。
其內容,動情的寫道:“當人類中的每一員在夜空中望向月球,都會明白在世界之外的某一個角落,永遠屬於人類。”————這些都是鷹醬後來自己紕漏出來的東西,大家可以查得到。
在實際登月的過程中,也確實發生了很多意外。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有好幾次麵臨中止,甚至船毀人亡的可怕局麵。在代號“鷹”的登月艙和代號“哥倫比亞”的指令艙,在環月球軌道分離不久,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就發現了計算機屏幕上出現了一行錯誤代碼“1202”。
這是一個程序錯誤警告。
但在直播畫麵中,他們卻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意思。而是由阿姆斯特朗,迅速將這一情況通知了位於休斯頓的地麵任務控製中心,希望地麵人員可以提供足夠的信息。
但是地麵人員也不熟悉這一代碼,他們不得不翻閱字典一樣厚的手冊,希望找到相關的信息。
這在有限的時間裏,航天員的生命一分一秒都不可被耽誤的。最後,地麵指揮人員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經過一段時間後,地麵控製中心最終決定下達一個重要命令。而這個命令居然是————再賭一把?
嗯???
在短暫的沉默過後,休斯頓地麵團隊給出回複:“無視警報,繼續著陸。”
然後,飛船開始順利的減速下降,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然而幾分鍾後,程序警報再次亮起,這回的警告編碼變為了“1201”。
休斯頓再次指示:“無視警報,繼續著陸。”
這邊警報仍然繼續,結果又出現了新的狀況。阿姆斯特朗他們發現,自己居然飛過了預定著陸點?而此時,距離降落僅剩幾分鍾的時間了。
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宇航員需要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遍布礫石和隕石坑的月球表麵找到一處合適的降落點。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根據後來的資料紕漏,阿波羅11號當時麵臨著最嚴重的危機,其實是發生在飛行器距離月球表麵約244米時,當時計算機顯示屏空白了兩秒。而阿姆斯特朗的心率檢測也同步加速到了每分鍾150次。
據說,當時就連地麵控製中心都不再發出聲音了。
因為他們在這個時候,即便是給出了有效的建議,但指令傳遞也不可能及時到達。
所以,宇航員們隻能自救。
阿姆斯特朗接管大部分控製權,他駕駛著飛行器,飛過前方一個巨大的隕石坑。此時,支持降落的燃料不足1分鍾。如果燃料在降落之前耗盡,那麼登月艙就會直接砸在月球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