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前麵的東西,我們再來說說土星5號運載火箭。
據鷹醬披露,一枚土星5號火箭的造價為2億美元,都快趕上小鷹號航母了。
當時造它是因為太空競賽,鷹醬贏了,所以就不需要了。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白土星5號的研發背景。
土星5號是太空競賽的產物,這點無需置疑。在此之前,毛熊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載人進入太空,第一次發射衛星進入月球軌道,第一次實現航天器月麵登陸等,一係列成就。
毛熊在太空實驗上的巨大成功,幫助他們在國際社會上取得了巨大的話語權,但也深深的刺痛了鷹醬的神經。
於是,雄心勃勃的阿波羅計劃便得到了批準執行。
土星5號火箭的研製,是決定鷹醬載人登月計劃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所以NASA當年在阿波羅計劃上,累計花費的240億美元裏,就有高達93億美元是直接用於研製土星5號火箭的。
用金子砸出來的土星5號,在此後表現得相當驚豔!不僅在發射中,經受住了雷擊考驗,也出現過第二級J-2發動機關機故障,但依然實現了100%的成功率。
此外,它的性能無論是運載能力,還是運載係數,就算是放到今天也是相當驚人的!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它的具體參數:
土星5號火箭,高約111米,大約相當於一座33~36層高的建築,比自由女神像還要高出18米。
土星5號為升空提供的燃料,重達280萬公斤!約等於400頭大象的重量。
火箭在發射時會產生3450萬牛頓的推力,產生比85個胡佛水壩更多的動力。
它可以向近地軌道發射約118000公斤的物品,也可以向月球發射約43500公斤的物品。
這組數據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換句話說就是:3000噸的起飛質量,相當於把一艘“基林”級驅逐艦發射升空。而月球軌道近45噸的運力,則相當於把上麵一座艦炮炮塔送入了月球軌道。
試想一下,現在的重型火箭,隻能把20多噸的物體運到地球同步軌道上,而60年前的土星5號,就能把100多噸的載荷送上地球軌道,將45噸重的物體運到月球。
這組數據即便是現在聽起來,依舊如同在聽一個科幻片。
但是最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土星5號實際上從製定計劃到定型到生存,總共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
土星係列最早的原型機是C-1運載火箭,它是在丘比特導彈的基礎上研發的。C-2火箭的設計在早期就被拋棄了,隨後開始研發C-3火箭。
這枚火箭試圖使用兩個F-1火箭發動機作為第一級,但當NASA準備以C-3火箭作為主要的運載火箭發射時,馬歇爾航空中心卻已經開始設計更大的C-4火箭了。
比起C-3來說,C-4火箭使用了4個F-1發動機,改進了二級、三級的推進係統,隻需要發射兩次就能完成地球軌道交會任務。
但這個數據離可以載人登月,依舊很遙遠。於是,在1962年1月10日,NASA宣布了C-5火箭的建造計劃。
這枚火箭從開始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登月而來的。所以,它除了有更大的推力和載荷的同時,還需要能夠保證月球任務的順利執行。
NASA的工程師們認為,使用F-1火箭發動機配合J-2火箭發動機的液氫推進係統,能夠使C-5火箭的配置達到最優!
同時,相關火箭測試也證明了C-5火箭的可行性。
1963年,NASA確認選擇了C-5火箭作為阿波羅計劃的運載火箭。同時,把C-5改名為了土星5號!
於是,土星5號開始了躍進式的研發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