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土星1B號首飛成功,之後又連續8次成功發射。其中前五次搭載了阿波羅飛船,第6次到第8次搭載了航天實驗室空間站。
1967年11月,土星5號首飛成功。之後又承擔了月球軌道飛行,地球軌道飛等任務。
在這個稱作人類工程奇跡的巨無霸的加持下,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搭載土星5號火箭,成功登陸月球。
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土星5號居功至偉!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可知,土星5號共計劃發射19次,後來取消了2次,實際發射了17次,成功率達100%。
從這個角度來講,土星5號可以當之無愧的被稱為鷹醬的鎮國神器!也是人類航空史上的最強神器,沒有之一!
要知道,當時毛熊的重型火箭連成功試射都做不到,衝上天空更是遙遙無期。
但讓所有人都覺得無法理解的是,花費了近百億美元研製出來的土星5號,這個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集成,居然被鷹醬自己毫不猶豫的拋棄了???
更奇怪的是,五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的鷹醬別說製造土星5號了,他們自己現役的火箭也都達不到土星5號的標準。
鷹醬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是獵鷹重型火箭,高70米,最大起飛重量142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3.8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26.7噸。
盡管獵鷹重型火箭是現役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但他遠沒有達到60年前土星5號的水平。
發動機技術就更不用講了,即使在鷹醬要求全世界都要製裁大毛的時候,他們居然還舔著臉用盧布購買大毛的火箭發動機,並謀求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
那麼問題來了,鷹醬既然有更強大的土星5號火箭,技術還那麼成熟,為什麼NASA放著成熟的技術不用,卻跑去搞一個性能差了不止一截的新火箭?
是鷹醬的技術退步了?還是土星5號資料“弄丟”了?又或者是........土星5號根本就不存在?
可,洛克達因公司明明還在啊!
於是,人們對土星5號的質疑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當我們得知,SLS居然屬於航天飛機的衍生設計。SLS芯一級居然使用了退役航天飛機上,拆下來回收的SSMF發動機以後,我就覺得更加難以理解了。
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真如那些人說的一樣,是因為土星5號造價太高了嗎?
但是我這裏有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我們造重型運載火箭的目的是什麼?
答:登月啊!探索太空啊!
隻要能登能回,管它是什麼樣的發動機!管它使用的是什麼技術!
F-1發動機的很多數據是比RS25差,但是大力出奇跡啊!它穩定啊!它成功率高啊!它經受住考驗了啊!
而且,任何新事物剛上市的時候都是最貴的!研發技術製造成本也是最高的時間段!等你技術成熟,能夠批量生產,成本降低以後,必然會便宜很多。所以,因土星5號貴,而對其舍棄的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50多年的時間,你價格還打不下來?騙鬼呢!
不信,你看問問那些有過工業製造經驗的人。幾乎都是這樣!
而且,換個角度來說,此後鷹醬省錢了嗎?沒有啊!相反,他們反而花掉了更多!
你看他們像是研製出了航天飛機,整個航天飛機計劃共計花費了1137億美元,新的SLS火箭發射係統又花費了多少錢呢?
據統計,自2011~2022年,NASA總共為SLS的研發,投入了255億美元,預計接下來每年還要再投25.5億美元。
而每發射一枚SLS火箭的成本,要另外燒掉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