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火箭,我們再來說說月塵。

月塵到底是什麼東西?

月球土壤主要由隕石和微隕石撞擊,宇宙射線和太陽風粒子轟擊,大幅度晝夜溫差導致岩石熱漲冷縮破碎,這三種過程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其中,細小顆粒的部分,被稱為“月塵”,通常在納米至微米級別。月塵具有分布範圍廣,粘結性強,磁力吸附等諸多特點。

由於大量納米金屬鐵的存在,部分月塵還具備非常明顯的超順磁性特征和生物毒性。並且,由於特殊的成因,以及特殊的環境,所以月塵很容易在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發生遷移。

月塵具備的特殊性質,使其在太陽輻射、隕石撞擊等自然作用和登月著陸、巡視探測等人為擾動下,很容易產生遷移運動,從而影響航天器和宇航員的正常工作。是目前公認的,威脅月麵探測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月麵探測活動中,由人類和航天器活動所揚起的月塵,很容易在靜電的作用下,附著於宇航服和航天器的表麵,且很難清除幹淨。

在少數極端情況下,還會造成機械結構卡死。一般來說,被卡死的機構,都會永久性的喪失活動能力。

另外,由於月塵顆粒形態極為不規則,大多數都帶有鋒利的顆粒邊緣。因此,月塵具有極強的磨蝕性,很容易造成儀器和探月設備的磨損,進而影響任務的順利進行。

現代的各項研究證明,月塵非常容易粘附於航天器表麵和進入到航天員體內,危害航天器和航天員的安全與健康。並且還會嚴重影響航天器的各種運轉和航天係統的可靠性。

什麼轉軸、軸承、滑竿、滑塊、輻射器、反射器、接線盒、開關等零部件。除此之外,還有CCD攝像機、太陽能電池板、宇航服、月球車、航天器,等等這一切,都會影響到正常工作,並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嚴重點,直接導致某個係統直接癱瘓!

就算是到了現在的技術水平,也無法徹底根除月塵所帶來的威脅。隻能通過一些新型的塗層和密封手段,來以此減少月塵的危害。

所以,問題來了。因為你們會發現,翻遍所有資料都沒有發現鷹醬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並且,從當時的直播中可以看到,他們降落的時候,把月塵吹得老高,甚至還作死一般,開著月球車,玩起了飆車。

這是嫌月塵粘附不夠?想玩點心跳?他們是怎麼除塵的?怎麼密封的?安全性如何保證的?穩定性怎麼保證的?在哪裏搞的測試?

一句話總結就是:NASA的信心從何而來?

還有一個不能理解的問題,那就是這個月球車送上去後,宇航員在飆車的時候,NASA有沒有想過,半路上車壞了怎麼辦?讓宇航員跑回來嗎?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怎麼敢的?

作為對比,看看我們兔子的月麵是怎麼做到有效防止月塵問題的。

由於技術保密,官方形容得很模糊,不方便透露,所以在這裏隻能簡單描述一下。

首先,兔子利用了極為先進的月球軟著陸技術。可以在400米的高度選定位置,然後4米懸空,速度為0,關閉發動機,著陸器自由落體,最後通過緩衝支腿接觸月麵,這樣才能使月球上的揚塵降為最低!

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關鍵設備遭到月塵的進入。因為理論上,隻要有月塵進入,就極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毀!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我們都知道,月球著陸器到達預定著陸區上空,並下降至一定距離時,發動機噴射出的垂直月表的燃氣羽流將與月塵發生相互作用,從而激揚起月塵雲,並形成以靜止點為圓心的環形吹蝕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