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回憶在建委工作的時光(1 / 2)

1979年末,為了加強靈武的城鎮建設,靈武縣成立了基本建設委員會,當時叫建委。建委組建時有9個人,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常吉慶擔任主任,楊巨豐任副主任,落實政策後重新恢複公職的老職工李登雲擔任門衛。不久,又從縣計委、靈武農場、石溝驛煤礦等單位選調了一批有一定城建業務知識的同誌到建委工作。我那時在縣建築公司工作,大概是因為我擅長繪畫,這次也被抽調到縣建委工作。建委的辦公地點設在縣中心廣場東邊的綜合樓,在綜合樓裏辦公的還有工商局、物價局、鄉鎮企業局等單位。

我到了縣建委後,負責搞城市、村鎮規劃工作。在建委工作期間,我有幸在常吉慶主任手下工作。他工作細心,敬業精神強,文化功底很紮實。更使我難忘的是,他參加革命工作很早,工作經驗多,為人實誠。我父親曾在1950年關照過他,他銘記在心,總想找機會彌補一下這個情。他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所以在他手下工作,我感到心情舒暢。1981年10月我參加了銀南地區建委舉辦的第一期城市規劃學習班,1982年8月參加了銀南地區舉辦的第二期城市規劃學習班,1983年8月又參加了自治區建設廳在永寧舉辦的村鎮規劃學習班。在回憶在建委工作的時光這幾期學習班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尤其是聆聽了自治區建設廳高級工程師哈先甲、範兆常及自治區設計院幾位工程師的講課,可以說受益匪淺。這幾次培訓班的學習,使我掌握了一些城市規劃的知識,了解了城市規劃的具體內容、操作方法,大大開闊了眼界。1981年,縣建委按照自治區建設廳要求,決定編製城市規劃大綱。工作的步驟主要有:一是向縣委、政府彙報,組成領導小組,從組織上保證城市規劃工作的正常實施;二是政府下撥了5000元的辦公經費;三是從縣建委下屬部門抽調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摸底調查,收集基礎資料。

為了保證此項工作順利開展,從下屬單位抽調來十幾人,他們都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有房產公司建修隊的王興仕、王惠、張子超等同誌。城市規劃是我們從未接觸過的一項工作,大家感到工作難度非常大。十幾個人中隻有我參加過培訓。每天早晨上班後,我要給這些同誌講解收集哪些資料及收集的辦法。為了解決有些難題,我又兩次到自治區建設廳城建處去請教範兆常工程師,索求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天不僅自己學,而且把這些材料分發給同誌們學習。通過十幾天的學習,大家掌握了一些城市規劃知識和基本要領,為開展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收集基礎資料是為編製城市規劃大綱、搞好全縣城市總體規劃作準備的。基礎資料涉及麵非常廣,而且需要翔實、準確的數據。十幾個人,工作量很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進行了分工。我和張子超先到自治區測繪局聯係,請測繪局的工程師來繪製縣城現狀圖;後到青銅峽找到寧夏水文地質隊,收集靈武的水文地質資料;最後又到自治區檔案館,了解靈武的曆史沿革情況。這期間,最大的工作量是在靈武境內掌握、收集城建方麵的資料。僅古建築情況一項,短短的時間裏,我就走訪了靈武城內的古稀老人十幾人。經過走訪,城裏的不少老年人都和我成了忘年之交。朱貴、王貴、周成仁等老人知道我在搞城市規劃後,十分願意和我聊天,將一些靈武過去的廟宇和店鋪的具體位置、街道過去的模樣如數家珍地給我道來。一些美麗而古老的傳說,他們講起來是那麼神奇、活龍活現。如西湖的老翁鉤鏈、神牛悶吼;塔神在靈武顯身變成東塔,威震泛濫的河水;還有鴛鴦湖的來曆、河忠堡的傳說、梧桐樹的故事。盡管很多傳說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畢竟是過去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求,使人聽起來有一種美的享受。這些老年人的敘述中,也有很多悲淒的東西,如高登雲屠城、土匪楊自福攻城、郭創業被砍,等等。聽著老年人講起過去古靈州的戰亂過程,使人感到今天太平盛世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