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匈奴匈奴 第三十四章 火燒王八蓋(1 / 3)

耳孫屠不斷調整自己兵馬與‘高句麗’大陣之間的距離,當英布兵馬靠近,他們就往後稍撤,當‘高句麗’大陣的頭尾四肢被徹底斬斷,英布率軍返回陣營時,他又帶兵往前稍移。這一切動作都被李信在千裏眼裏看得真真切切,忍不住嘴角掛出一絲獰笑,下令道:“大軍後撤十裏,紮營駐防,明日再戰!”

第二日,天且不亮,李信便出帳朝張良去的方向凝望,一輪彎月掛在空中,下邊不遠處懸掛著一顆透亮的明星。這種天象意味著什麼,他不知道,心想如果韓信在此一定可以給他解釋清楚。想到這裏,他的目光忍不住就往韓信的帳掃去。

韓信帳內悄無聲息,兩個守帳兵卒,一個拄矛跨站,目光炯炯也朝他這邊打量,另一個把頭靠在矛上打盹。

“最少他們還能睡得著覺,可見並不把麵前的匈奴、高句麗聯軍放在眼裏。”李信喃喃了一句,回頭對給他披上一件披風的親兵點頭示意。

星羅棋布的營帳中間想起急促的馬蹄聲,帳角高聳,看不到來的是何人,可從來者毫不停頓的馬蹄聲中能分析出這人的身份極高,以至於沒有兵卒上前盤查。

“莫非,張良回來了!”李信抬頭看了一下天,最少還有一個時辰天才亮。

回來的正是張良,灌取火油的任務圓滿完成,他迫不及待的要馬上見到李信,便令身後的兵馬慢慢回營,自己騎著快馬率先回來。下了馬,行了個禮,張良拍拍馬上的酒囊道:“陛下,臣幸不辱使命,把東西安全帶回!”

李信的心跳在不知不覺中加快了許多,倒不是因為能用火油去破‘高句麗’的烏龜王八陣,而是想到火油的用處是如此的重要,深深影響後世人類文明的進程,如果……

他也知道現在對火油一切美好的願望都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根本沒有辦法實現,心跳隨之恢複正常,以毫不感興趣的神情朝酒囊裏打量了一眼。接著用手挨著囊口輕輕一撩,聞了聞飄散出來的味道,道:“去大帳裏談吧!”說罷,又對一個親兵道:“把韓信韓大人請過來。”

韓信也沒睡,仰躺在用數張獸皮疊摞起來的窩裏,雙手交差放在腹前正在腦海中排兵布陣,預演該用什麼陣法既能大破敵陣,又能最低限度的減少自己這邊的傷亡。聽到有人朝帳前走來,暫時停止腦中兩軍大戰的想象,仔細聽來的那人是誰。

李信親兵向守帳的韓信親兵說明來意,韓信親兵入帳稟告時,韓信已從窩裏站了起來,一邊束緊腰帶,一邊拖著靴就出了帳,隨著李信親兵而去。

李信與張良正蹲在地上把數十個白瓷小圓杯一個挨一個擺成橢圓狀,有如外邊的高句麗大陣。見韓信入帳,李信點了點頭,示意挨著他蹲下。這時張良站起身,從燭台上拔下一根燃燒一小半的紅燭,順手又把椅子上放的酒囊取在手中,轉過身回到李信蹲的地方再次蹲下身。

他把火把遞給韓信,韓信接了,心中卻忍不住納悶李信與張良這是在幹什麼?又是酒杯酒囊的,難不成喝酒?可,四下無菜,又是蹲在地上,怎麼也不像是喝酒啊!見張良小心的從酒囊中倒出黑色的黏稠物質,在確定並非喝酒的同時心中更是不解。

“韓愛卿,如果麵前的酒杯就是高句麗大陣,要你破之該如何破?”李信突然問道。

“臣一夜未睡,想出幾十種破‘高句麗’陣法的辦法,可每個辦法都會有所死傷。其中隻有兩個辦法死傷最少:第一,用拖字決。‘高句麗’用陣拒守,此陣一經擺成,進攻不易,退逃更是不易,隻能據而困守。我們可以把其陣圍困,斷了他們的糧草,過上十天半月,其陣不破自破。可這個辦法與陛下的迅戰迅決相背而馳,也不能控製高句麗棄陣突圍,而我們十多萬人馬圍三十多萬人馬又不能完全圍堵,所以臣以為第二個辦法最合陛下的心意。”韓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