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橫把船一靠岸,早有使者帶著諸班儀仗在岸上恭候,才一下船,萬鼓齊鳴,如同歡迎一個蓋世大英雄般把他迎了起來,簇擁著送到李信大帳前。李信領著張良、韓信一般人等早在大帳門口等待,如此榮耀是田橫想都沒有想過的,激動的不能自持,對著李信納頭便拜,竟忘了這跪禮早已廢止多時。
李信把田橫扶起身送入大帳,讓親兵護衛把馬、牛、羊肉,美酒美食可勁的往帳內送,一頓豐富的餐宴之後,田橫架不住眾人的揶揄,講起出海以來的種種經曆。
首先,最重要的是因為李信對他的支持,他才能有此出海之行,加上李信是天下的主宰,於是田橫極盡所能的對李信吹捧起來。他從彭越找他開始,用天下最華麗的語言讚美李信。這樣一來,搞得眾人也隨著他的讚美對李信吹捧一番。
開始,李信還能麵含微笑坦然處之,到了最後感覺自己不過是讓田橫出海而已,可大臣們把他吹的連開地劈地的盤古也自歎不如,補天造人的女媧也甘拜下風,這就有點太過了。臉上微微一紅,隻得製止再這樣吹捧下去,道:“我的東海王,這些小事都不用再說了,還是打出海說起吧!”
“停靠在碼頭的大船你們也見到了吧,那哪是船啊,簡直就是漂浮在海上的移動城堡,要不是陛下的全力支持,怎麼可能造出這樣的大船……”田橫開始講述起來,講到海上日出日落,紅彤彤的太陽在天地一線之間三隱三現方完全露出真容,猶如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眾人臉上紛紛露出羨慕之色,隻恨自己沒能親眼看到。
講到登上那些無名小島,在島上看到怪石嶙峋的景象,發現從來沒有見過的樹木海鳥,眾人又都麵色輕鬆,互相談論那些樹木海鳥究竟是什麼種類,應該是陸上的哪一種鳥。
講到船順風而下一日千裏,來到閩中郡前去拜訪南越王趙佗卻鬧出了趙佗王府離此還有千裏的笑話。感歎南越郡縣之多,土地之廣。眾人也都大笑。然後議論南越百姓可笑的穿戴,荒蕪的土地,可怕的瘴氣能致人死命,等等。
講到發現一個大島,其麵積竟比有的郡還大時,眾人都吃了一驚,心中暗問那麼大的島還能稱之為島嗎?這時,田橫看了李信一眼,見李信麵露驚色,把工匠繪製的台灣島全圖呈了上去,接著道:“我們的陛下有洞察天下的神力,早就知道世上有此一島,而且取名為‘台灣’島。請陛下看上一看,是不是與您說的島一樣。”
李信接圖一看,那島的形狀與他朝思暮想的形狀一模一樣,眼裏露出此許喜色,問道:“可曾找到東邊的‘扶搡’?”
田橫搖了搖頭,道:“陛下說‘台灣’東便是‘扶搡’仙島,臣豈敢遺忘。當發現此島貌似陛下說的‘台灣’島後,立馬下令船隊啟航向東而行。仙島果真是仙島,有神靈保佑,沒走出幾天,刹那間風去變色,狂風大作……”
他把海水起的浪,大風刮起時的場景形容的極細,眾人臉上都露出驚懼之色,當說到最後被風吹來此處,眾人又都坦然,都道仙島雖有神仙庇護,但還是我們的陛下厲害一點,這不就把你給陛下送回來了嗎?
李信對於地理不是很熟悉,總覺得‘台灣’離‘扶搡’很近,不過聽田橫如此說,又覺‘台灣’離‘扶搡’並非很近。想到,曆史上有幾次日本覬覦大陸,想占領大陸時都是拿朝鮮作為跳板,猜測朝鮮離日本應該很近。再加上,隱約記得‘明’時台灣東邊有個‘琉球’島那時還是‘大明’的屬國,兩相一印證,得出個‘台灣’距‘扶搡’很遠的結論。鑒於此時正在‘樂浪郡’,而‘樂浪郡’亦就是後來的‘朝鮮’,心中突然有了隨田橫一同去‘扶搡’看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