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篇:
Jude:教育有問題,家長是共謀。
李老師: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無從下手,需要接受再教育。
我是孩子王:家長們忘記了,什麼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忘記了成功的標準其實未必隻有學曆、身份和地位。一個人,隻要能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對家庭負責,讓家人感到幸福,對社會有益,就是一個成功者。
校長男:統一步調、統一方式的教育,以及沒完沒了的課外班、作業,使一個個活潑的孩子提前成了小老頭、小老太太,失去了孩子本有的天真。
Lydia: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入學後,所有的教育工作都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家長本身依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花一世界: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應酬多,沒有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孩子隻有一個,他的童年也隻有短短那幾年,過去了,就不會再重來。家長篇:
朵朵果果:前有“虎媽”,後有“狼爸”,而今做父母的變狼變虎又變怪獸,孩子們見了親生父母就像小怪獸碰見奧特曼、喜羊羊遭遇灰太狼,一個個除了怕就是躲,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孩子們,爸爸媽媽其實是愛你們的,隻是愛錯了位,於是猙獰的怪獸出現了。
老爸有話說:我是他爸,怎麼教育孩子是我自己的事,我就想讓孩子按我的教育思路走,我就想把孩子所有的潛力盡可能挖掘出來。現在誰不投資,誰的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惰性太強,放任自由怎麼進步?
默墨:我們的家長怎麼了?《怪獸家長》像一麵鏡子,讓身為家長者反照自己,是否在無意間也加入到了“怪獸”的行列?
安娜媽媽:每天送我的女兒去幼兒園,都希望老師能充當我的“第三隻眼睛”,將女兒在幼兒園中做的事、說的話統統告訴我;現在家裏往往隻有一個孩子,真的希望老師對待孩子能像我們家長一樣上心。天天為此事糾結,去不去幼兒園成了一大心病,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患上了“怪獸家長”的病!要想孩子學有所成,放平心態最重要,不如學學“慢養之道”,凡事不心急、不揠苗助長,要順其自然,讓我們都做一個快樂的人。
學生篇:
菲菲:“鴨梨”(壓力)很大啊!我不想上什麼奧數班了,聽不懂!我更喜歡跟妮妮她們玩兒。還有那次的海底世界,我都好久沒去了。
彭磊愛網遊:都說當家長不容易,我覺得當孩子更不容易!在學校被老師罵,回家又被家長罵,甚至挨打……溫暖何在?就算我不玩遊戲了,你們能對我這個“差生”好點嗎?
小軒:爸爸媽媽,我長大了,別總說我們還小,我知道什麼是好的,怎麼做我才會真正開心。我們是朋友不是仇人對嗎?
媒體篇:
張堅庭(香港導演):我看屈小姐的文章肯定她沒有嫁錯郎,在家中嬉笑怒罵,不多提丈夫如何如何,但都有他的影子;形容女兒們的微塵碎事,嗬罵有致。在一個母係社會當領袖,有如無兵司令趣事盎然。家家有本教子女的經,這一本你不可錯過。
黃明樂(香港作家):《怪獸家長》像一帖涼茶,讓家長在變身刑警獄卒快要把孩子處死的邊緣,臨崖勒馬。
helena(對外漢語老師 自由撰稿人 編劇):一個人如果學問不好,還可以繼續學,他最多也就是“次品”或“廢品”而已,但是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那麼他就有可能是“危險品”。要知道“危險品”是很可怕的!然而,在我們這個怪獸世界裏,每天都在大批量製造“危險品”——怪獸兒童。原因無他,隻是這個世界裏的每個人都把別人“預設”為怪獸模式。於是,一代又一代,循環往複。要打破這種循環,請先學習不做“怪獸家長”。